[发明专利]隧道式凹轮转子配气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4620.8 | 申请日: | 2021-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7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美霞 |
主分类号: | F01L1/46 | 分类号: | F01L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高福勇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轮转 子配气 机构 | ||
本发明是一种隧道式凹轮转子配气机构,其包括凹轮、联动体和气门,凹轮通过联动体带动气门;凹轮有两个,两个凹轮之间设有从动齿轮,三者固接于一体后通过轴承组装在转轴上,其整体称之为凹轮转子;凹轮转子通过转子支架安装于两气门导管之间;联动体也是两个,联动体包括一个]形框架或[形框架,框架的竖直边插设于转子支架侧面的限位框内,使框架只能在限位框内上下移动;框架的顶部固接有副挺杆载体,副挺杆载体上设有压力弹簧和副挺杆,框架的底层固接有气门挂接板,气门挂在气门挂接板上;凹轮的凹部上设有隧道;另有一主动齿轮轴,轴上的主动齿轮与凹轮转子上的从动齿轮啮合。本发明是独门绝技,符合原理,高效节能,低磨耐用,简单易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四冲程发动机上的配气机构,特别是一种隧道式凹轮转子配气机构。
背景技术
现行配气机构包括气门弹簧和凸轮,气门弹簧很重要,但它却是能耗大户,配气机构的能耗90%以上都消耗在它身上了;另外,气门弹簧压在凸轮上约300~500N的压力,使曲轴不堪重负,加剧了对凸轮磨损,缩短了发动机寿命。发动机的能耗包括散热、内耗和对外做功,要节能,就得减少散热,减少内耗,现行的节能措施大都落实在减少散热上,如果继续在减少散热上着力,效果不会很明显,所以就得在减少内耗上做文章,其中改造配气机构是最好的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配气机构能耗大磨损大寿命短以及现行节能措施不明显的缺陷,发明一种结构简单高效节能的隧道式凹轮转子配气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如下的方式来实现:
本发明包括凹轮、联动体和气门,凹轮通过联动体带动气门;
凹轮有一个凹入部位,简称凹部,凹部的深度即为气门升程,凹部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90度;
凹轮有两个,一个是进气凹轮,一个是排气凹轮,两个凹轮之间设有从动齿轮,三者固接于一体后通过轴承组装在转轴上,其整体称之为凹轮转子;凹轮转子通过转子支架安装于两气门导管之间;
另有一主动齿轮轴,轴上的主动齿轮与凹轮转子上的从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轴的转速与曲轴一致,主动齿轮的半径等于从动齿轮之半,使凹轮转子的转速等于曲轴之半;
联动体也是两个,联动体包括一个]形框架或[形框架,框架的竖直边插设于转子支架侧面的限位框内,使框架只能在限位框内上下移动;框架的顶部固接有副挺杆载体,副挺杆载体上开有一个竖向的导孔,导孔内设有压力弹簧和副挺杆,压力弹簧压在副挺杆的中央,副挺杆的上半段通过上压盖和下封口关在导孔内,副挺杆上半段的长度小于导孔的深度,使副挺杆的上半段在导孔内有一微小的活动间隙,副挺杆的下半段从下封口伸出落在凹轮上;框架的底层固接有气门挂接板,气门挂接板上开有U形口,气门从框架的底部穿入后通过气门挺杆顶端的环形槽挂接在U形口上;
凹轮的凹部上设有隧道,副挺杆的底端为球状触头,球状触头的高度与隧道的高度持平或略小,随着凹轮的转动,球状触头将进入隧道。
所述凹轮凹部的型线按简谐振动的规律来设计。
所述凹轮的凹部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20-130度。
所述两个凹轮在组装时,其凹部有若干角度的重叠。
所述两个凹轮的凹部重叠角度为14-18度。
所述气门处于闭态时,副挺杆的顶端与上压盖之间有微小间隙,副挺杆上半段的底端与下封口之间也有微小间隙,两微小间隙之和等于活动间隙,这时副挺杆将全力压在凹轮上。
所述凹轮的直径,在升程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做得大一点,这样就可以将凹部分为三段,前段和末段按简谐振动来设计,中段按圆弧按来设计,在圆弧段气门始终开启最大,实现进气充分,排气彻底。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美霞,未经王美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46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槽式凸轮无气门弹簧配气机构
- 下一篇:一种极端环境下的测试系统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