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撞损T梁的加固修复结构及加固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4054.0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0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月虎;王小龙;曹宏波;姚明;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路桥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固 修复 结构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撞损T梁的加固修复结构及加固修复方法,涉及桥梁施工的领域,加固修复结构,包括布设在腹板两侧的多根交错设置的钢筋和包覆在受损腹板和钢筋网外侧的U型板,所述U型板与腹板固定连接,且所述U型板内浇筑有混凝土。采用本申请的加固修复结构代替换梁方案来实现桥梁的修复,实现了缩短施工周期,减小对高速公路交通影响的目的。本申请提出的加固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被撞损的腹板两侧布设钢筋网;S2、布设包覆腹板和钢筋网的U型板,并预留浇筑孔和出气孔;S3、向U型板内浇筑混凝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撞损T梁的加固修复结构及加固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特种车辆不断增多,早期高速公路通道桥预留的桥下净空不满足通行要求,特别是近些年,桥梁被撞损的现象时有发生。
对于大跨径T形梁桥结构来说,T梁桥腹板尺寸较薄,被车辆碰撞后,撞击部位混凝土易出现严重破损及裂缝,周边较大区域出现严重裂缝,使得桥梁失去基本的受力条件,不能正常工作。另外考虑到高速公路车辆运行及施工风险等因素,采用简单的换梁方案已经不能满足加固要求,因此寻找一种施工周期短,对高速公路交通影响较小的方案对桥梁进行加固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为了缩短施工周期,减小施工对高速公路交通的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撞损T梁的加固修复结构及加固修复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撞损T梁的加固修复结构,涉及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撞损T梁的加固修复结构,包括布设在腹板两侧的多根交错设置的钢筋和包覆在受损腹板和钢筋网外侧的U型板,所述U型板与腹板固定连接,且所述U型板内浇筑有混凝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本申请的加固修复结构代替换梁方案来实现桥梁的修复,实现了缩短施工周期,减小对高速公路交通影响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钢筋网由纵横交错的钢筋组成,纵向的钢筋远离地面的一端植入翼缘板,另一端植入马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连接翼缘板和马蹄,提高了腹板的抗剪能力。
可选的,沿桥的延伸方向,横向钢筋两端均延伸并超出对应侧的中横隔板靠近损毁部位的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钢筋两端均延伸超出对应侧的中横隔板靠近损毁部位的侧面提高了加固结构与桥梁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腹板和U型板上对应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穿设有对拉锚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拉锚栓的设置实现了腹板与U型板的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孔开设有多个,且连接孔呈梅花型布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孔呈梅花型设置,以使连接孔在数量相同的情况下,U型板与腹板之间具有较高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沿翼缘板靠近马蹄的方向,所述连接孔的密度逐渐变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孔的密度逐渐减小,从而减小了连接孔的开设对于受损腹板和受损马蹄强度的进一步损害。
可选的,还包括与腹板两侧连接的体外预应力钢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应力钢束的设置补充了桥梁的预应力损失。
第二方面,一种撞损T梁的加固修复方法,涉及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撞损T梁的加固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被撞损的腹板两侧布设钢筋网;
S2、布设包覆腹板和钢筋网的U型板,并预留浇筑孔和出气孔;
S3、向U型板内浇筑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路桥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路桥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40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