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金属材料内耗测定再结晶温度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03688.4 | 申请日: | 2021-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11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 发明(设计)人: | 方前锋;陈天禄;刘瑞;孙孟;谢卓明;蒋卫斌;王先平;吴学邦;刘长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25/14 | 分类号: | G01N25/1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干桂花 |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金属材料 内耗 测定 再结晶 温度 方法 | ||
1.一种利用金属材料内耗测定再结晶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冷变形金属材料试样,将其安装到内耗测量仪上;
S2、将冷变形金属材料试样由室温以恒定升温速率进行连续升温再随炉冷却至室温,测试在不同频率下冷变形金属材料试样的内耗值,以温度为X轴、内耗值为Y轴,绘制不同频率下的升温和降温过程中的温度内耗曲线,确定再结晶内耗峰,得到该恒定升温速率下的再结晶内耗峰峰温;
S3、改变恒定升温速率,重复S2步骤,得到不同恒定升温速率下的温度内耗曲线,得到不同恒定升温速率下的再结晶内耗峰峰温;
S4、利用Kissinger方程对多组恒定升温速率及其对应的再结晶内耗峰峰温进行拟合分析,确定金属材料的再结晶动力学参数;
S5、通过再结晶过程中,内耗测定过程中连续升温的恒定升温速率与金相法或硬度法测定过程中等温退火的退火时间之间的等效关系,结合S4步骤中确定的再结晶动力学参数,利用Kissinger方程,得到传统等温退火的再结晶温度;
所述S5中,连续升温的恒定升温速率与等温退火的退火时间之间的等效关系是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获得了常用的对应关系:等温退火时间10min、20min、30min、60min分别对应恒定升温速率为0.2℃/min、0.14℃/min、0.064℃/min、0.034℃/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金属材料内耗测定再结晶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再结晶内耗峰的确定是依据内耗峰的非弛豫性特征和降温过程中该内耗峰消失的特征确定的;所述内耗峰的非弛豫性是指内耗峰峰温不随测量频率而变化的特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金属材料内耗测定再结晶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和S3中的恒定升温速率 ≥ 1℃/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金属材料内耗测定再结晶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Kissinger方程为:;其中,θ是恒定升温速率,Tm是再结晶内耗峰峰温,E是等效激活能,R是理想气体常数,C是不依赖于q和温度的常数;S4中,对多组恒定升温速率及其对应的再结晶内耗峰峰温进行拟合分析,确定C和E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金属材料内耗测定再结晶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内耗值测试采用强迫振动模式,频率为0.1~10Hz。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金属材料内耗测定再结晶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内耗值测试的切应变振幅为10-6~10-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金属材料内耗测定再结晶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冷变形金属材料试样的规格为:长50~80mm、宽0.5~2mm、高2~4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金属材料内耗测定再结晶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冷变形金属材料试样在测试前,要去除表面氧化皮并抛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368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