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面绒毛的弹力丝绒带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2730.0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8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郭雄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绣丽织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00 | 分类号: | D03D1/00;D03D15/283;D03D15/50;D03D15/56;D01F6/90;D01F1/10;D06C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7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绒毛 弹力 丝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双面绒毛的弹力丝绒带,其特征在于,其所用弹力丝绒带的材质为改性尼龙材料,所述改性尼龙材料所用改性尼龙纤维由质量比为6~20:1的尼龙切片及尼龙母粒经熔融纺丝工艺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绒毛的弹力丝绒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母粒中含有1.6~2.8wt%的碳纤维微粉、3.2~4.0wt%的功能助剂、2.5~3.2wt%的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弹性体、1.3~1.8wt%的乙撑双硬脂酸酰胺、0.8~1.5wt%的抗氧剂1010及1.2~1.7wt%的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且上述各固体原料的粒径均为2~5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面绒毛的弹力丝绒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助剂的制备方法为:将适量的纳米多孔材料浸泡在质量为其5~10倍的混合溶液中,经超声分散均匀后,在30~50℃的温度下静置2~3h;然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质量为其20~30%的硅烷偶联剂,并在50~60℃的条件下反应5~8h;待反应完毕后,将固体物质滤出,并干燥处理;所得固体即为功能助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面绒毛的弹力丝绒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Ⅰ、按2~4:1的原子比分别称取钨粉与硅粉,然后将两者投入真空球磨罐中,并分别向真空球磨罐中加入质量为钨粉与硅粉总质量2~10wt%的硬脂酸及0.5~8wt%的碱土金属氧化物粉末,在真空环境下进行球磨混合5~18h;
Ⅱ、待球磨完毕后,将钨硅混合粉末进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处理;然后将所得烧结体在有氧气氛下以700~1800℃的温度下氧化热处理8~20h,待热处理完毕后,将之取出,并在自然条件下冷却至室温,所得粉末即为纳米多孔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面绒毛的弹力丝绒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等离子体烧结的条件为:先以50~100℃/min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至1100~1800℃,并在1100~1800℃的温度范围内保温1~10min。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面绒毛的弹力丝绒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分别向浓度为60~70%的乙醇溶液中加入质量为其2.0~3.2%的表面活性剂及8~12%的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经混合均匀后,所得即为混合溶液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面绒毛的弹力丝绒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选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面绒毛的弹力丝绒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选用椰子油脂肪醇二乙醇酰胺、烷基糖苷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面绒毛的弹力丝绒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以改性尼龙材料为原料,按照现有的工艺织造出三条上下以一定距离相隔叠置的弹力丝绒带,且三条弹力丝绒带互相以起绒线连结,然后将按照上述工艺织成的三层弹力丝绒带先置于第一切割装置中,将中弹力丝绒带与第一弹力丝绒带之间的起绒线切断,然后再将之置于第二切割装置中,将中弹力丝绒带与第二弹力丝绒带之间的起绒线切断;待切断完毕后,所得即为双面绒毛的弹力丝绒带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绣丽织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绣丽织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27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