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震防治主题库构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00549.6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0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董春;谢炎宏;康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6/21 | 分类号: | G06F16/21;G06F16/28;G06F40/30;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星通盈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52 | 代理人: | 李筱 |
地址: | 10003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防治 主题 构建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震防治主题库构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数据处理领域,方法包括:创建地震灾害防治语料库;定义主题库中各个主题的概念,并建立各个主题之间的关系;根据定义的各个主题的概念,将所述语料库中的词语与所述主题库中各个主题以及各个主题之间的关系一一对应,得到一一对应结果;所述各个主题、各个主题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述对应结果组成为主题库。系统包括:创建语料库模块、定义模块、映射模块,组成模块;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信息匹配准确度不高以及语义关联和表达困难的问题,实现了地震防治相关信息精确地进行匹配,并在检索时容易进行语义关联和表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震防治主题库构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地震作为一种成因复杂的地质运动,其诞生时往往伴随着地陷、洪涝、火山爆发等多种类型次生灾害,在城市、平原、山地等不同环境条件下,灾害的表现形式与后果亦不尽相同。由于地震具有灾害风险巨大、衍生危害多样、影响范围广泛等特点,提高地震防灾减灾工作信息化水平对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面对地震灾害的防御决策过程中,单一部门的某一种地震防御策略无法应对随灾害链演变进程即时变化的地震防灾减灾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种信息关联工具,能够依据灾害对象所处时间、场合、环境等场景信息,梳理其与地震灾害、次生灾害和防震减灾策略之间的潜在关联性,从而提出当前场景下最适宜的抗震减灾策略。
随着近十年来在地震灾害防灾减灾领域的大规模投入,众多学者在地震防御、灾情分析与防震救灾等方面的研究使得现有地震信息服务的深度与广度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然而,其仍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是现有信息匹配准确度不高,信息服务系统无法针对用户身处灾害场景条件提供最契合的抗震避难措施;二是地震灾害作为复杂地质活动的具象化表现,与水灾、塌陷等次生灾害信息间语义关联错综复杂,且不同场景下地震灾害事件应对策略和功能服务需求差异性较大,语义关联和表达困难。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信息匹配准确度不高以及语义关联和表达困难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申请提出一种地震防治主题库构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为了地震防治相关信息精确地进行匹配,实现在检索时容易进行语义关联和表达,本申请建立了准确而完备的主题库,针对不同的场景和用户类型,使得地震领域理论知识、地震防治数据、防震减灾策略、地震信息服务之间相关联,并且能够按照主题库中设立的关联关系从语料库中调取地震理论知识和模型方法、防震减灾策略、基础信息数据和服务功能等相关数据。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地震防治主题库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创建地震灾害防治语料库;
定义主题库中各个主题的概念,并建立各个主题之间的关系;
根据定义的各个主题的概念,将所述语料库中的词语与所述主题库中各个主题以及各个主题之间的关系一一对应,得到一一对应结果;
所述各个主题、各个主题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述对应结果组成为主题库。
所述创建地震灾害防治语料库,包括如下步骤:
采集语料;
针对所采集的预料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语料;
将所述预处理后的语料进行分词统计,得到分词统计后的语料;
根据所述分词统计后的语料,构建专业领域字典;
对所述分词统计后的语料进行标注,得到标注后的语料;
由所述专业领域字典以及所述标注后的语料,组成所述地震灾害防治语料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05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