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震防治主题库构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00549.6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0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董春;谢炎宏;康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6/21 | 分类号: | G06F16/21;G06F16/28;G06F40/30;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星通盈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52 | 代理人: | 李筱 |
地址: | 10003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防治 主题 构建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地震防治主题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创建地震灾害防治语料库;
定义主题库中各个主题的概念,并建立各个主题之间的关系;
根据定义的各个主题的概念,将所述语料库中的词语与所述主题库中各个主题以及各个主题之间的关系一一对应,得到一一对应结果;
所述各个主题、各个主题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述对应结果组成为主题库;
所述主题包括三类主题,分别为一级类主题、二级类主题、三级类主题;
所述各个主题包括:地震领域理论知识主题、地震灾害数据主题、防震减灾策略主题、地震防治功能服务主题,所述地震领域理论知识主题、地震灾害数据主题、防震减灾策略主题、地震防治功能服务主题均为一级类主题;
所述地震领域理论知识主题包括:地震基础理论、地震模型方法;
所述地震灾害数据主题包括:基础地理数据、专题监测信息、社会统计信息;
所述防震减灾策略主题:地震相关法律法规、区域防灾预案、个人抗震避难措施;
所述地震防治功能服务主题包括:相关信息服务、震灾分析评价、抗震设防服务;
所述地震基础理论、地震模型方法、基础地理数据、专题监测信息、社会统计信息、地震相关法律法规、区域防灾预案、个人抗震避难措施、相关信息服务、震灾分析评价、抗震设防服务均为二级类主题;
所述地震基础理论包括:地震基础概念以及相关原理理论;
所述地震模型方法包括:地震预报模型、地震对策模型以及风险评价模型;
所述基础地理数据包括:自然资源对象、人工地物对象、社会对象;
所述专题监测信息包括:地震监测信息、地质监测信息、气象水文监测信息;
所述社会统计信息包括:社会经济信息、地区人口信息;
所述地震相关法律法规包括:相关国家标准、国家法律法规、地方法律规范;
所述区域防灾预案包括:预防监测策略、地震应急策略、震后处理策略;
所述个人抗震避难措施包括:地震预防措施、抗震避难手段;
所述相关信息服务包括:地理信息展示、地震环境信息服务、防震减灾信息查询;
所述震灾分析评价包括:地震风险评估、震害分析、次生灾害分析;
所述抗震设防服务包括:防震减灾预案、疏散路径规划;
所述地震基础概念、相关原理理论、地震预报模型、地震对策模型、风险评价模型、自然资源对象、人工地物对象、社会对象、地震监测信息、地质监测信息、气象水文监测信息、社会经济信息、地区人口信息、相关国家标准、国家法律法规、地方法律规范、预防监测策略、地震应急策略、震后处理策略、地震预防措施、抗震避难手段、地理信息展示、地震环境信息服务、防震减灾信息查询、地震风险评估、震害分析、次生灾害分析、防震减灾预案、疏散路径规划均属于三级类主题;
所述建立各个主题之间的关系包括:主题关联关系以及主题逻辑关系;
所述主题关联关系指不同主题之间以及同一主题不同层级之间的关联关系;
所述主题逻辑关系指主题之间数据以及知识调用共享的关系;
所述主题关联关系包括:并列关系、层级关系、整体部分关系、相关关系、因果关系;
所述并列关系定义为:同一主题类型中种类相同、层级相近的地震灾害防治主题间关系;
所述层级关系定义为:同一知识体系中层次等级不同的地震防治主题间关系;
所述整体部分关系定义为:呈包含关系的两种同类型地震防治主题间关系;
所述相关关系定义为:存在逻辑关联的地震防治主题间关系;
所述因果关系定义为:地震防治主题间存在直接或间接影响对方客观状态的主题关系;
所述主题逻辑关系包括:所述地震灾害数据主题为所述防震减灾策略主题以及地震防治功能服务主题提供地震灾害数据,所述防震减灾策略主题为所述地震防治功能服务主题以及地震领域理论知识主题提供防震减灾策略,并且所述防震减灾策略主题在实际应用后得到相关应用数据补充到所述地震灾害数据主题中,所述地震领域理论知识主题为所述地震防治功能服务主题以及所述防震减灾策略主题提供地震领域理论知识,所述地震防治功能服务主题为所述地震领域理论知识主题提供地震防治功能;
所述各个主题之间的关系还包括:场景索引以及用户索引;
所述场景索引定义为:某个时间、空间下面对不同类型的灾害事件的实际情况,具体包括:地点类型场景、地形地貌场景、灾害情况场景、附近风险场景;
所述地点类型场景包括:政府机关、社区、学校、医院、闹市区、广场、火车站、乡村;
所述地形地貌场景包括:平原、丘陵、山地、盆地、高原、水边;
所述灾害情况场景包括:震中位置、震源深度、震级、波及范围、断裂方向;
所述附近风险场景包括:水坝、加油站、水库、泥石流风险、化工厂;
若采用用户索引,定义用户索引包括如下:
所述用户索引包括:决策层用户、应急行动用户、普通用户;
所述决策层用户包括对地震灾情信息、次生灾害信息、防震减灾策略关注的用户;
所述应急行动用户包括对不同场景下防震减灾措施、应急疏散策略关注的用户;
所述普通用户包括对地震灾情信息、次生灾害信息、避难自救策略关注的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054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