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制造用空心轴承打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98881.3 | 申请日: | 2021-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9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惠新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B24B41/06;B24B41/04;B24B41/02;B24B47/12;B24B4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锦开创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911 | 代理人: | 曾咏生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制造 空心 轴承 打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制造用空心轴承打磨装置,包括有第一安装架、磁吸杆、打磨辊、托板、驱动机构和打磨机构,所述第一安装架上安装有驱动机构,磁吸杆固接于驱动机构上,托板固接于靠近磁吸杆的第一安装架内一侧。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两个空心轴承套在磁吸杆上,推动打磨机构向前移动带动打磨辊向前移动,打磨辊向前移动与空心轴承接触,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打磨机构运作,打磨机构运作带动打磨辊转动对空心轴承进行打磨,且驱动机构还带动磁吸杆转动,空心轴承也就转动被全面打磨,如此,可同时对两个空心轴承进行打磨,打磨效率高,且无需人手动进行打磨,比较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制造用空心轴承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制造中,汽车上的部分位置需要使用到空心轴承进行安装,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加工,但空心轴承长时间的放置会生锈,则需要对空心轴承进行打磨,目前,大多数都是人手动对空心轴承进行打磨,需要人手持砂纸对空心轴承表面进行打磨,手需要不断的移动,比较费力,且人一次只能对一个空心轴承进行打磨,打磨效率低。
因此,需要设计和研发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对空心轴承进行打磨,且同时对两个空心轴承进行打磨,打磨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制造用空心轴承打磨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需要人手持砂纸对空心轴承表面进行打磨,手需要不断的移动,比较费力,且人一次只能对一个空心轴承进行打磨,打磨效率低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对空心轴承进行打磨,且同时对两个空心轴承进行打磨,打磨效率高的新能源汽车制造用空心轴承打磨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制造用空心轴承打磨装置,包括有第一安装架、磁吸杆、打磨辊、托板、驱动机构和打磨机构,所述第一安装架上安装有驱动机构,磁吸杆固接于驱动机构上,托板固接于靠近磁吸杆的第一安装架内一侧,打磨机构安装于第一安装架上,打磨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配合,打磨辊固接于打磨机构上。
驱动机构包括有步进电机、第一柱齿轮、第二柱齿轮、第一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转轴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转动式的穿接于第一安装架与打磨机构之间,第一柱齿轮固定套装于远离打磨机构的伸缩杆一侧周向,步进电机安装于第一安装架外一侧,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转动式的穿接于靠近伸缩杆的第一安装架一侧,第二柱齿轮固定套装于靠近第一柱齿轮的第一转轴一侧周向,第二柱齿轮与第一柱齿轮啮合,第一锥齿轮固定套装于靠近第一安装架的第一转轴一侧周向,第二转轴转动式的穿接于靠近第一转轴的第一安装架内侧,第二转轴周向与磁吸杆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固定套装于靠近伸缩杆的第二转轴端部,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
打磨机构包括有推进架、滑块、第一导向杆、第一弹簧、第三转轴、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和第四转轴,所述第一导向杆嵌入式的固接于远离步进电机的第一安装架内一侧,滑块滑动式的套装于第一导向杆上,第一弹簧连接于滑块一侧与第一安装架内部之间,推进架固接于滑块一侧,推进架一侧与伸缩杆一端转动配合,第四转轴转动式的穿接于推进架其中两侧之间,第四转轴周向与打磨辊固定连接,第四锥齿轮固定套装于第四转轴一端,第三转轴转动式的穿接于靠近滑块的推进架一侧,第三转轴与第一转轴配合,第三锥齿轮固定套装于第三转轴中部周向,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
优选的,还包括有推进机构,推进机构包括有楔形架、推料架、第二导向杆、导轨和第二弹簧,所述导轨固接于靠近托板的第一安装架外一侧,第二导向杆固接于靠近导轨的第一安装架外一侧,第二导向杆位于导轨内,推料架滑动式的套装于第二导向杆上,第二弹簧连接于朝向磁吸杆的推料架一侧与第一安装架外一侧之间,第二弹簧绕在第二导向杆上,楔形架固接于推进架外一侧,楔形架与推料架一端接触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惠新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惠新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88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标签制作方法
- 下一篇:虚拟进程拓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