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轧钢加热炉加热段垫块材料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6073.3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1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韦先平;王孟先;徐永晓;范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百思特炉管厂 |
主分类号: | C22C1/03 | 分类号: | C22C1/03;C22C27/06;C22C1/06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赵正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钢 加热炉 加热 垫块 材料 生产工艺 | ||
一种轧钢加热炉加热段垫块材料的生产工艺,涉及钢铁生产技术领域,是将硅、锰、钼、钨、铁和铬做为原材料,顺序加入中频感应电炉中,高温溶化,进行浇注,其中硅Si 0.6/1.00,锰Mn 0.4/0.50,钼Mo 2.5/4.5,钨W 5.0/7.0,铁Fe7.0/11.0,其余为铬Cr,作为基体。本发明材料高温新材料垫块材质HHSW,熔点达1650℃,该材料在熔点前基本没有塑性变形,抗氧化性能提高,极限使用温度可达1500℃,最大承压能力是传统钴合金的4.5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生产技术领域,是一种垫块材料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推钢式加热炉和步进式加热炉高温加热段垫块材材料主要为Co50,其熔点为1380℃-1420℃,1200℃最大使用强度为0.1kg/mm2,加热炉垫块的损坯主要原因不是磨损、烧蚀氧化而造成的,垫块损坏主要原因是被钢坯压坏的,加热炉内不是所有的垫块都承受压力,设计时考虑的是全部垫块都承压,由于垫块承压超过了它的最大使用强度,垫块表面产生塑性变形出现凹坑,钢坯脱落的氧化皮在凹坑聚集并迅速长大,这些凸出的氧化皮会在钢坯下表面顶出凹坑,钢坯进入轧钢工序高压水很难清除凹坑内的氧化皮,会导致热轧材出现质量问题,而且会影响后期冷轧材的质量。
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在钴合金中加入大量W(≥10%wt),提高合金熔点约40-50℃,性能得到了较大提高,使用效果良好,但由于机体还是奥氏体,高温下还是会出现塑性变形,迫切需要出现一种新的材料,使得在高温下具有高的硬度、强度、及耐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高硬度、耐磨性强的轧钢加热炉加热段垫块材料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采用硅、锰、钼、钨、铁和铬做为原材料,通过以下步骤完成操作:
1、在中频感应电炉
中(带氩气保护)顺序加入纯铁、钨、钼、总重25-35﹪的金属铬,待材料开始熔化后陆续加入剩余金属铬,升温到1800℃加入锰铁、硅铁,熔化;
2、出钢前,进行炉前取样检测化学成分,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微调至成分合格;
3、浇包温度烘烤到600℃至630℃;
4、加入总重量2﹪硅-钙合金脱氧剂进行炉内脱氧,升温到1900℃出钢,浇注前静置钢水,液面除渣,在浇包底部加入总重量1-2‰的块状(粒度6-10mm)重钇(Y)变质剂,采用包内变质处理,同时把精密铸造模壳放到高频振动平台上,振动浇注,振动频率f≥20kHf;浇注温度1780-1800℃;其中步骤2中碳C≤0.08、磷P≤0.020、硫S≤0.020,硅Si 0.6/1.00,锰Mn 0.4/0.50,钼Mo 2.5/4.5,钨W 5.0/7.0,铁Fe7.0/11.0,其余为铬Cr,作为基体,上述的份数是重量份数,按总份数100份计算,原材料中,锰和硅是以锰铁和硅铁状态存在的。
所述的硅-钙合金脱氧剂进行炉内脱氧,采用钟罩法将硅-钙合金脱氧剂压入熔炼炉的底部,使炉内合金进行充分脱氧。
具体物理性能参数如下。
本发明材料高温新材料垫块材质HHSW,熔点达1650℃,该材料在熔点前基本没有塑性变形,抗氧化性能提高,极限使用温度可达1500℃,最大承压能力是传统钴合金的4.5倍。
【具体实施方式】
例1、本发明采用硅、锰、钼、钨、铁和铬做为原材料,通过以下步骤完成操作:
1、在中频感应电炉中(带氩气保护)顺序加入纯铁、钨、钼、总重30﹪的金属铬,待材料开始熔化后陆续加入剩余金属铬,升温到1800℃加入锰铁、硅铁,熔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百思特炉管厂,未经烟台百思特炉管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60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