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西梅蛋白核小球藻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4687.8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9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梁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金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02 | 分类号: | A23L2/02;A23L2/52;A23L2/84;A23L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蛋白 小球藻 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西梅蛋白核小球藻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了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西梅、蛋白核小球藻,并配合柠檬酸、纤维素钠、复合乳化稳定剂、海藻酸钠,通过由西梅浆制备、蛋白核小球藻酶解液制备和配置复合合成三部分组成的工艺流程制得,制备的成品色泽淡绿、均匀一致,组织形态清澈,半透明无沉淀、久置不分层,口味酸甜柔和清爽,略带藻香,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符合大众口感的饮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西梅蛋白核小球藻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西梅,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新型水果品种,西梅果实的营养丰富,被称为第3代功能性水果。西梅味道甜美,口感润滑,果实中不含脂肪,尤其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K、膳食纤维、微量元素及抗氧化物质,具有预防治疗便秘、防治骨质疏松、延缓衰老、降低胆固醇、减少动脉硬化等功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小球藻(Chlorella)为绿藻门小球藻属普生性单细胞绿藻,是一种球形单细胞淡水藻类,直径3~8微米,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之一。小球藻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的食物替代品。目前,在德国、美国、日本和其他几个亚洲国家被广泛用作保健食品。有些小球藻如蛋白核小球藻富含蛋白质,含量高达68%,含有所有的必需氨基酸,它还富含脂肪酸、膳食纤维、类胡萝卜素、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生物活性化合物,是维持和促进人体健康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是一种重要的微藻资源,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动物饲料、化妆品以及医药保健等领域。2012年,国家将蛋白核小球藻批准为新资源食品。目前有西梅饮料和蛋白核小球藻饮料,但是还没有用两者制成的复合饮料。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西梅蛋白核小球藻饮料,主要成分及重量份配比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蛋白核小球藻中的水分含量为60%-70%。
一种西梅蛋白核小球藻饮料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西梅打浆、酶解:
步骤1、西梅清洗:挑选新鲜成熟的西梅果,经过清水冲洗干净,去核;
步骤2、西梅打浆:将清洗去核后的西梅按比例放入到打浆机中并加入水,
用打浆机打浆制成西梅浆;
步骤3、将制成的西梅浆pH调整为4.5-5.5,然后加入西梅浆重量0.3-0.5%的果胶酶、0.6-0.8%的纤维素酶、0.1-0.2%淀粉酶,温度控制在40-50℃,酶解时间4-6小时,通过酶的酶解作用,将果浆中的果胶物质降解;
步骤4、离心清汁:将完成酶解的西梅浆使用离心机进行分离,得到西梅清浆,并置于冷库内储存备用;
步骤二、蛋白核小球藻酶解:
步骤1、原料准备:将培养好的蛋白核小球藻藻液通过离心分离设备以5000r/min的速度离心收集,用蒸馏水进行清洗,将培养液中的其他物质清洗干净,将收集到的蛋白核小球藻加工成藻泥,得到的蛋白核小球藻藻泥的水分含量为60%-70%;
步骤2、溶解:将蛋白核小球藻藻泥按比例放置于搅拌器内并加水,快速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步骤3、微波处理:将溶解液至于工业微波炉内处理150S;
步骤4、加水均质:按照1:300的比例加水,使用高压均质机均质得到浆液;
步骤5、酶解:在夹层锅内,按照蛋白核小球藻重量的2%加入复合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为50℃,溶液pH值为6.5。
步骤6、离心:采用离心机对酶解后的浆液进行离心,弃去沉淀,得到绿色蛋白核小球藻酶解液,并放置于冷库内储存备用;
步骤三、配置合成饮料:
步骤1、辅料溶解:将柠檬酸、纤维素钠、复合乳化稳定剂、海藻酸钠按比例放置于搅拌器内并加水,快速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得到辅料溶解液;
步骤2、过滤:将辅料溶解液用140目滤网进行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金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疆金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46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