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敏响应型超支化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3106.9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2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樊伟;唐晓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20/34 | 分类号: | C08F220/34;C08F220/54;C08F2/38;C08F2/48;C02F1/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7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响应 超支 絮凝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温敏响应型超支化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方法中以温敏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阳离子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原料,将APNIPAM、DAC分别加入反应器中,并加入适当的蒸馏水、季戊四醇和正硅酸乙酯,加入后季戊四醇质量分数为0.02~0.05%,正硅酸乙酯质量分数为2.0~4.0%,在快速搅拌条件下,充分混匀并完全溶解;PNIPAM、DAC总单体质量分数为20~30%;将反应器通入氮气除氧;加入质量分数为总单体质量0.2~0.4%的光引发剂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VA-044)搅拌均匀;然后将反应器置于紫外灯旁,紫外灯照射1~3h,反应完毕经熟化后对产物进行提取和纯化,即得温敏响应型超支化絮凝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敏响应型超支化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DAC和PNIPAM单体的比例为3~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敏响应型超支化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正硅酸乙酯的质量分数为2.0~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敏响应型超支化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紫外灯光强范围为0.06~0.34mW/c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大学,未经重庆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310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