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钯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1009.6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4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梁立双;郝立娟;胡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晶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71/02 | 分类号: | B01D71/02;B01D69/12;B01D67/00;C01B3/50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李明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钯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分子筛的制备、分子筛膜的制备、分子筛膜的修饰、活化、钯膜的沉积、热处理、缺陷修补等处理步骤。本发明通过对分子筛膜、钯膜的二次修饰,极大地降低了膜的缺陷;制得的钯复合膜渗透通量大、氢气分离选择因素高、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氢气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钯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氢能在未来的能源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氢能的迅速发展,其相应的生产、分离、储运和应用各个环节的研究也日益得到重视。氢分离作为氢能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发展对氢能产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氢气的分离和纯化有变压吸附法、变温吸附法、深冷法和膜法等,其中膜法由于具有投资少、能耗低、效率高、操作方便等优点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可用于氢分离的膜材料有金属钯及其合金膜、分子筛膜、碳膜和硅膜等,其中钯及其合金膜因具有透氢性强、选择性高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已商业化的钯膜主要为自支撑式钯银和钯铜合金膜,采用滚轧工艺制备,为保持足够强度,厚度在100μm左右,该工艺制备的膜致密度极高,但透氢率低,成本高。
负载型金属钯膜虽然较少了贵金属的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这种复合型钯膜将透氢过程,从体相扩散控制步骤变为外扩散控制,增加了氢气在外扩散过程中的传质阻力。另外由于制膜过程中载体是疏松多孔的结构,钯膜很难完美无缺陷的将表层载体覆盖,从而会产生缺陷,影响了膜材料的完整性,降低膜材料的分离性能。
化学镀法制备钯膜是在无外加电流的情形下,利用自催化反应将金属盐还原沉积成膜的方法,该法几乎能在任何形状的基体上沉积金属,制得的膜厚度均匀、晶粒细小、缺陷少,被公认为制备致密钯复合膜最成功的方法之一。化学镀包括清洗、活化、施镀、后处理等操作步骤,每一步都影响膜层性能,同时性能优异、厚度较薄的薄膜需要高质量的多孔载体,这无疑也增加了膜的成本。如何优化各个制备工艺环节,提供一种高性能钯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钯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优化载体的修饰方法、活化物质的选择以及缺陷修复等各个步骤,保证了制得的钯复合膜氢分离性能优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钯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子筛的制备;
(2)分子筛膜的制备;采用二次生长法在预处理后的α-Al2O3陶瓷管上合成分子筛膜;
(3)分子筛膜的修饰:将步骤(2)制得的分子筛膜两端封堵后置于含硅烷偶联剂的乙醇中,50~100℃下处理4~8h,处理完后用乙醇清洗;然后将分子筛膜置于含1-烯丙基咪唑的乙醇中,氮气氛围下,添加过氧化二叔丁基,于50~100℃下继续反应1~5h,反应完成后经洗涤、烘干处理,即得改性分子筛膜;
(4)活化:将步骤(3)制得的改性分子筛膜置于含醋酸钯的三氯甲烷溶剂中进行活化;
(5)钯膜的沉积:在步骤(4)中活化完成后的改性分子筛膜表面进行钯膜的沉积;
(6)热处理:将步骤(5)中沉积钯的膜置于惰性气体氛围中,进行热处理;
(7)缺陷修补:将步骤(6)中经热处理后的膜置于反应器中,同时将含硅蒸汽通向钯膜膜侧,将氧气通向钯膜基体,于400℃下反应4h,反应完成后,即得钯复合膜。
优选的,步骤(3)中硅烷偶联剂的质量分数为9%,1-烯丙基咪唑的质量分数为8%。
优选的,步骤(3)中过氧化二叔丁基的用量为1~20g。
优选的,步骤(4)中醋酸钯的含量为4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晶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晶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10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