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度交联的磷掺杂一维无定形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线网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89843.1 | 申请日: | 2021-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3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伟;韩梦夷;赵智勇;王鹏;陈晓;巴肖华;唐雪;王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C08J3/24;C08J7/12;C08L87/00;D01F6/58;D01F11/08;H01M4/9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马丛 |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度 交联 掺杂 无定形 金属 有机 框架 纳米 网络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高度交联的磷掺杂一维无定形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线网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可溶性金属盐、有机配体、强碱和水混合,进行水热反应,得到一维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线;
将所述一维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线进行热致非晶化处理,得到高度交联的一维无定形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线网络结构;
将所述高度交联的一维无定形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线网络结构进行磷化处理,得到所述高度交联的磷掺杂一维无定形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线网络材料;
所述可溶性金属盐包括可溶性镍盐和/或可溶性钴盐;
所述有机配体包括4,4'-联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和均苯三甲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可溶性金属盐和有机配体的摩尔比为1:(0.1~5);
所述水热反应的pH=11~14,温度为160~220℃,时间为12h;
所述热致非晶化处理在惰性气氛中进行;
所述热致非晶化处理的温度为300~500℃,时间为0.5~5h;
所述磷化处理的温度为300~500℃,时间为0.5~5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化处理的过程为:
将磷源置于管式炉的上风处,所述高度交联的一维无定形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线网络结构置于管式炉的下风处,通入保护气体,进行磷化处理;
所述高度交联的一维无定形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线网络结构与磷源的质量比为1:(10~40)。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高度交联的磷掺杂一维无定形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线网络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度交联的一维无定形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线网络结构和均匀掺杂在所述高度交联的一维无定形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线网络结构中的磷元素。
4.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度交联的磷掺杂一维无定形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线网络材料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984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