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肉制品中动物种源成分筛查的DNA宏条形码检测靶标序列、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9482.0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0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榜;王心一;周翔;王文君;吴清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Q1/685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为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8 | 代理人: | 王加岭;杨静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肉制品 物种 成分 dna 条形码 检测 靶标 序列 试剂盒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肉制品中动物种源成分筛查的DNA宏条形码检测靶标序列、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DNA宏条形码检测靶标序列是线粒体16SrRNA基因上的一个片段,在23个目标物种中该片段长度为368bp~384bp,试剂盒包括一对通用引物、反应试剂。利用检测试剂盒对肉制品中动物种源成分进行筛查时,包括以下步骤:采用通用引物对被检样品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产物回收、纯化;将纯化好的扩增产物进行二代测序;进行比对或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被检样品的种源成分。本发明为肉制品中23个物种(包括14种食用动物和9种非食用动物)的非定向筛查提供了可靠的手段,具有非定向、高通量、灵敏度高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肉制品中动物种源成分筛查的DNA宏条形码检测靶标序列、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全球对于肉制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肉制品中动物种源成分的检测成为了食品监管和市场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禁止生产、经营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而且强调预包装食品的标签应当标明其正确成分,违反者将由各地卫生行政部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部门处以严厉惩罚。随后,在2017年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了《食品安全欺诈行为查处办法》(征求意见稿),将多项常见食品安全掺假欺诈行为划分为产品欺诈、标签说明书欺诈、信息欺诈等多个类别,并提出相应的惩处措施。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肉制品掺假形式和掺假成分也越来越多样,含有未知种源成分的掺假肉制品经加工后流入市场,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并带来食品安全隐患,因而需要对肉制品中的种源成分进行筛查。
目前国内外已报道了多种肉制品中动物种源成分检测技术,包括多重PCR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等,但这些检测方法通常只能针对一种或几种动物种源成分进行检测,对于多物种成分的复合样品往往要进行多次实验、对未知样品的盲检筛查难度更大。而在实际应用中,掺假成分往往更为复杂,且检测人员很难获知样品所含种源成分的具体信息。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高通量的非定向检测技术来保障肉类食品安全,满足监管部门的筛查要求。DNA序列具有丰富的变异和较好的热稳定性,被认为是最佳的种源检测靶标。2003年加拿大科学家Hebert首先提出了DNA条形码技术,该技术是利用生物体内能够代表该物种的、标准的、具有足够变异的、易扩增且相对较短的DNA片段在物种内的保守性和种间的多样性而创建的一种新的生物身份识别系统,从而实现对物种的快速、准确和标准化鉴定。而DNA宏条形码技术是将DNA条形码技术与二代测序技术结合,借助二代测序所具有的高通量优势,可以得到混合样品中所含多个物种的序列信息。但是由于要检测种类越多,且检测深加工肉制品对序列长度有一定的要求,这都导致合适长度及扩增效率高的标记难以确定,通用引物的设计难度越大,容易引起特异性差,灵敏度不高等问题。针对目前肉制品掺假成分复杂多样的问题,普通的DNA条形码要经过多个实验才能确定样品种源成分信息,所以急需建立一种DNA宏条形码技术对肉制品中多种动物种源成分进行非定向筛查,为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撑,杜绝掺假、掺杂肉类流入市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用于肉制品中动物种源成分筛查的DNA宏条形码检测靶标序列及其试剂盒。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用于肉制品中动物种源成分筛查的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用于肉制品中动物种源成分筛查的检测试剂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为:
用于肉制品中动物种源成分筛查的DNA宏条形码检测靶标序列,DNA宏条形码靶标序列为线粒体16S rRNA基因上的一个片段,在23个目标物种中该片段长度为368bp~384bp,根据不同物种在该片段序列中的差异即可实现区分物种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94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掉落功能的汽车标准件生产用传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交通信号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