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8420.8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2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施晓旦;金霞朝;郑小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昶法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00 | 分类号: | C07H1/00;C07H19/048 |
代理公司: | 西安弼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52 | 代理人: | 朱水平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酰胺单 核苷酸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在催化剂和第一溶剂存在条件下,烟酰胺和D‑核糖在第一微通道反应器中进行缩合反应,得包含β‑烟酰胺‑D‑核糖的物料A;缩合反应的温度为51~90℃,缩合反应的停留时间为0.5~10min;S2:物料A与第二溶剂的混合物去除所述第一溶剂,得物料B;S3:物料B和磷酸化助剂进行磷酸化反应,即得包含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物料C。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有效缩短反应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副反应、提高产品收率,降低产品中有机杂质含量,减小设备占地面积;同时减少脱乙酰基和氨解的步骤,缩短了反应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β-烟酰胺单核苷酸(NMN)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生物活性核苷酸,能在人体中合成,也可由日常蔬菜和肉类中摄入,与人的免疫、代谢息息相关。β-烟酰胺单核苷酸在体内的功能主要通过烟酰胺腺嘌呤双核苷酸来体现,它广泛分布在所有细胞中,参与上千种生物催化反应。近年来,烟酰胺腺嘌呤双核苷酸的抗衰老功效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大量动物实验表明提升烟酰胺腺嘌呤双核苷酸含量后,其衰老器官可恢复到年轻时的状态,而补充β-烟酰胺单核苷酸正是提高烟酰胺腺嘌呤双核苷酸的最佳手段。目前,日本庆应义塾大学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展开合作,开始进行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临床研究,以考察该物质对人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各大保健品商也开始推出β-烟酰胺单核苷酸产品。
β-烟酰胺单核苷酸主要通过生物合成和化学合成2种方法制备,其中化学合成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以四乙酰核糖和烟酸乙酯为起始物料,经缩合、脱乙酰保护基、氨解、活性炭色谱分离和磷酸化等主要工艺步骤制备β-烟酰胺单核苷酸,参见Journal ofMedicinal Chemistry,2007,50,6458-6461;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2004,43,4637-4640。
第二种方法:以四乙酰核糖和烟酰胺为起始物料,经缩合、脱乙酰保护基、活性炭色谱分离和磷酸化等主要工艺步骤制备β-烟酰胺单核苷酸,参见Bioorganic and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2002,12,1135-1137。
第三种方法:中国专利文献CN109053838A公开了一种制备β-烟酰胺单核苷酸或β-烟酰胺单核糖的方法,具体公开了以四乙酰核糖和烟酸乙酯为起始物料,经缩合、脱乙酰保护基、磷酸化、氨解化等主要工艺步骤制备β-烟酰胺单核苷酸。
以上化学法生产β-烟酰胺单核苷酸均以四乙酰核糖为起始原料,反应过程均需脱乙酰保护基,反应流程长,产品收率低。并且以上反应均为釜式反应,釜式反应存在诸多缺陷:传统反应设备大都由间歇设备组合而成,占地面积大,反应传质、传热效果差,反应时间很长(总计反应和处理时间超过3天),效率低,能耗高,导致副反应增多、产品收率低、杂质含量高。釜式反应在能耗、生产效率、环保和成本上都很大程度上制约了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生产。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开发一种能够有效缩短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副反应、提高收率、减少能耗、提高产品品质、减少设备占地面积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备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方法存在的生产流程长,反应时间长、效率低、副反应多、产品收率低、有机杂质含量高、能耗高,设备占地面积大的缺陷,提供一种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有效缩短反应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副反应、提高产品收率,降低产品中有机杂质含量,减小设备占地面积;同时减少脱乙酰基和氨解的步骤,缩短了反应流程。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昶法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昶法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84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