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化控制的自动焊接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8152.X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0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邓力铭;邓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慧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2 | 分类号: | B23K37/02;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陈萍萍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化 控制 自动 焊接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化控制的自动焊接机器人,包括底板和支撑柱,所述底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贯穿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侧螺纹安装有活动环,所述丝杆后端贯穿壳体的后壁连接有电动机,且电动机安装在壳体的后端;所述底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固定板,且引导滑槽位于支撑柱的一侧,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安装有固定箱。本发明通过安装有控制电机,在一处焊接完成后,控制电机运行带动输出端的转杆转动,转杆转动带动第二挤压板转动,第二挤压板转动带动工件调节角度,第二挤压板转动带动工件和第一挤压板调节角度,方便装置对工件的其他角度进行加工,保证加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智能化控制的自动焊接机器人。
背景技术
自动焊接机器人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进行控制装置的运行,将焊接设备放置在吸引焊接的物品连接处,将两种物品焊接起来,完成加工,方便装置进行加工,自动焊接机器人解放了工人的双手,提高了加工效率。
现有技术中自动焊接机器人存在的缺陷是:
1、对比文件CN208067536U公开了旋转焊枪自动焊接机器人,“是由立柱部件、悬臂梁部件及旋转焊枪滑座部件三部分组成。其中立柱部件装配固定在地面上,悬臂梁部件装配在所述的立柱部件上,旋转焊枪滑座部件装配在所述的悬臂梁部件上。立柱部件可操控悬臂梁部件绕立柱转动及垂直升降运动,旋转焊枪滑座部件可沿悬臂梁移动,并操控焊枪作水平直线运动、垂直升降移动、绕焊枪座公转转动和自传转动。本实用新型旋转焊枪自动焊接机器人,能满足个性化定制、模块化组合的条件,更高效、更快捷实现差异化生产,满足不同形状、大小的全方位焊件的焊接要求”,该装置内部缺少对大体积工件提供摆放位置的结构,工件容易发生偏移的情况,影响焊接质量;
2、对比文件CN208696611U公开了一种圆管自动焊接机器人,“包括底座、六轴机器人、以及焊接装置;六轴机器人安装于底座,焊接装置安装于六轴机器人。焊接装置包括连接板、焊接移动控制机构、焊接定位机构、以及焊枪;连接板的一端安装于六轴机器人,焊接定位机构安装于连接板的另一端,焊接移动控制机构与焊接定位机构连接,焊枪安装于焊接移动控制机构,且焊枪连接有焊缝跟踪器。本实用新型的圆管自动焊接机器人能够及时校准焊缝位置,提高焊接质量”,该装置内部的校准结构比较简单,在对需要焊接的地方进行确认时,装置容易发生偏移的情况。
3、对比文件CN212264976U公开了一种特殊性能钢材及合金制品生产用自动焊接机器人,“包括底座,底座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圆槽,底座靠近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支撑柱,底座上方设有托板,电动伸缩杆的活动杆延伸至T型滑槽中,横梁上表面中心位置设有T型滑块,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横梁内部,且输出轴末端上设有螺纹杆,横梁下方设有焊接机器人;该特殊性能钢材及合金制品生产用自动焊接机器人,液压缸便于提升托板的高度,便于不同大小的特殊性能钢材及合金制品在焊接,电动伸缩杆的配合,使T型滑块在T型滑槽中,便于调节整个焊接机器人前后移动,电机固定在横梁上,便于调节整个焊接机器人左右移动”,装置内部缺少对小体积加工件进行固定的结构,影响装置的加工质量;
4、对比文件CN212884336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全自动焊接机器人,“包括全自动焊接机器人组件,包括水平放置的焊接机器人底座和与所述焊接机器人底座连接的全自动焊接机器人本体,工作台组件,包括与所述焊接机器人底座连接的防护外层板、在所述防护外层板侧面开设的开口、位于所述防护外层板侧壁并与所述防护外层板固定连接的托板、通过所述开口并与所述托板滑动连接的焊接工作盘、位于所述防护外层板侧壁镶嵌的强磁铁、与所述焊接工作盘尾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挡板,滑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焊接工作盘底部连接的连接轴和与所述连接轴连接的滚轮,方便使用者在进行取件时形成防护结构,将焊接的零件快速移出至全自动焊接机器人的工作范围,保证工作人员在取件时的安全性”,该装置内部缺少角度调节结构,装置无法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工件角度,无法对工件进行全面的焊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慧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慧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81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