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视觉的矿石粒度系统及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86707.7 | 申请日: | 2021-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2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华;沈建荣;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81;G06T5/00;G06K9/6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视觉 矿石 粒度 系统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视觉的矿石粒度系统及检测方法,涉及矿石粒度技术领域,包括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的内部设置有采集设备,所述采集设备的内部设置有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摄像机的内部设置有图形传输模块,所述传输模块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有主机库。本发明通过采集设备和采集模块相互配合运作,使得采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烟尘,从而由感应模块进行感应,然后由感应模块和控制模块相互配合,达到信号连接的功能,使得控制模块控制喷洒设备进行喷洒水分,进行降尘,解决了采集的矿石较多,其附带大量的灰尘,从而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有利于装置便捷的降尘,从而增加保护环境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石粒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视觉的矿石粒度系统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采矿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之一,我国目前拥有近万座金属矿山,在矿产资源探查、挖掘和选矿生产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粗放开发、资源浪费、综合利用率低、安全环境等突出问题,同时矿业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采选矿整体技术水平提升缓慢,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实现矿业生产和管理的智能化,只有选择信息化与自动化融合发展的路径,促进采选矿自动化,提升传统矿业的信息化水平,才能保障高效采选与生产安全,实现跨越式发展。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智能视觉的矿石粒度系统检测时,采集的矿石较多,其附带大量的灰尘,从而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2、智能视觉的矿石粒度检测方法的精确度较低,容易造成数据采集不够准确,导致检测结果错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视觉的矿石粒度系统及检测方法,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降尘的功能,解决智能视觉的矿石粒度系统检测时,采集的矿石较多,其附带大量的灰尘,从而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智能视觉的矿石粒度检测方法的精确度较低,容易造成数据采集不够准确,导致检测结果错误的问题,以达到提高检测的准确度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视觉的矿石粒度系统,包括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的内部设置有采集设备,所述采集设备的内部设置有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摄像机的内部设置有图形传输模块,所述传输模块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有主机库。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采集设备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喷洒设备,所述喷洒设备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信号连接有感应模块,所述感应模块的底部设置在采集设备的一侧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采集模块的底部设置有称重模块,所述称重模块的侧面设置有数据传输模块。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摄像头的内部设置有成像模块,所述成像模块的侧面设置有结构成像模块,所述成像模块、成像模块的输出端线性连接在图形传输模块的一侧。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机库的内部设置有信号接收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另一侧线性连接有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远离信号接收模块的一侧线性连接有储存模块。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智能视觉的矿石粒度的检测方法,该基于智能视觉的矿石粒度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样本和检测数据:将收集矿石图像和重量的数据,以及构建矿石粒度样本集和测试样本集;
步骤二、处理图片效果:将矿石粒度样本集进行图像预处理、增强图像效果;
步骤三、矿石粒度样本进行分级:将矿石粒度样本集进行外轮廓和重量进行分级;
步骤四、采集的数据与样本数据对比检测:将收集矿石图像和重量的数据对应矿石粒度样本集进行外轮廓和重量进行分级,然后统计分级矿石粒度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67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