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履带式货物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85821.8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1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米希伟;陈超;韩梅;韩延慧;黄艳春;孙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D45/00 | 分类号: | B61D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陈亚斌;关兆辉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履带式 货物 加固 装置 | ||
一种履带式货物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移动架、斜撑部、第一推拉组件、第二推拉组件和驱动装置;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轴和侧墙;所述固定轴固定于侧墙的后端;所述移动架包括:端部移动轴、中部移动轴和连接板;所述斜撑部包括:连接轴和撑板;所述支撑板的第一端与端部移动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第二端与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二推拉组件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推拉组件和第二推拉组件连接。从而可以使得履带式货物在装载加固时更方便、更高效,在铁路运输的过程中更稳固、更安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铁路货物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履带式货物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铁路事业蒸蒸日上,铁路运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除了我们熟知的旅客运输外,由于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运输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越来越多的货物也选择使用铁路运输,使得货物运输占据了铁路运输中很大的一部分,运输货物的列车数量远大于运输旅客的列车数量。另外,由于用于铁路货物运输的车辆种类很多,所以铁路可以运输各种各样的货物,因此,履带式货物也更加偏向于使用铁路运输。
使用铁路运输货物时,必须保障货物和车辆的安全,所以,各种货物的运输都需要进行装载加固。在现有铁路货物运输的装载加固方式中,可以选择使用特殊的车底板,在车底板的表面设置凹凸不平的槽用来增加表面积,但是由于履带大多是钢结构,极易损坏车地板和凹凸结构,所以这种方法对于履带式货物来说并不适用;或者还可以选择使用特殊锁闭装置进行装载,当运输多件货物时,固定各个货物的位置,但是由于履带式货物的体积大部分都偏大,在铁路运输过程中,每个车辆一般只装载一件履带式货物,所以上述装置也不能适用于履带式货物。
对于履带式货物的运输,在现有技术中,铁路装载履带式货物时一般是采用拉牵绳或者铆钉加固的方式。当选择拉牵绳加固时,首先要根据货物的规格,确定拉牵绳的材质,然后确定拉牵绳的数量,再确定加固点,加固手续十分复杂,而且拉牵绳用完之后一般就会被丢弃,二次利用率很低,人力物力消耗大;当选用铆钉加固时,需要将铆钉钉入木地板中,不仅操作时存在一定的危险,而且加固完之后,将铆钉从木地板上取出后会对车底板造成严重的损坏。由此可知,现有的加固方式落后,加固效率不高,并不适合履带式货物的加固,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合适的加固装置专门对履带式货物进行装载加固。
综上可知,由于现有技术中履带式货物的装载加固面临如上所述的问题,因此设计一种更好的履带式货物加固装置,从而使得铁路履带式货物运输更稳固、安全和高效,是本领域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履带式货物加固装置,从而可以使得履带式货物在装载加固时更方便、更高效,在铁路运输的过程中更稳固、更安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履带式货物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移动架、斜撑部、第一推拉组件、第二推拉组件和驱动装置;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轴和至少一个侧墙;所述固定轴固定于侧墙的后端;所述移动架包括:端部移动轴、中部移动轴和至少一个连接板;所述端部移动轴和中部移动轴通过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端部移动轴和中部移动轴均与所述侧墙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推拉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拉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中部移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拉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中部移动轴转动连接;所述斜撑部包括:连接轴和至少一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第一端与端部移动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第二端与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二推拉组件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推拉组件和第二推拉组件连接。
较佳地,所述固定座中设置有两个侧墙,所述固定轴固定于两个侧墙之间的后端。
较佳地,所述侧墙的内侧面设置有滑槽。
较佳地,所述连接板的外侧设置滑块,且所述滑块通过所述侧墙上的滑槽与所述侧墙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58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