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3696.7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2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西村幸将;西宇正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W20/30 | 分类号: | B60W20/30;B60W20/40;B60W20/5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史雁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控制 装置 | ||
在发生与形成为能够向驱动轮传递发动机的动力等的动力传递路径中的动力传递相关的异常的情况下,当车速在规定车速以上时,由退避行驶控制部切换到在所述动力传递路径中能够向驱动轮传递发动机的动力等的第一退避行驶模式。在发生与所述动力传递路径中的动力传递相关的异常的情况下,当车速比所述规定车速低时,由退避行驶控制部切换到利用第二电动机的动力进行退避行驶的第二退避行驶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备有发动机、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和自动变速器的车辆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配备有:发动机;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能够进行动力传递地与所述发动机连接;自动变速器,所述自动变速器构成动力传递路径的一部分,所述动力传递路径形成为能够向驱动轮传递所述发动机的动力以及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动力;以及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不经由所述自动变速器,而向所述驱动轮传递动力。例如,在日本特开2006-34054中记载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装置就是这样。在该日本特开2006-34054中公开了:由于在检测出自动变速器的异常的情况下,切换到处于不能从发动机向驱动轮进行动力传递的状态而只向驱动轮传递第二电动机的动力的行驶模式,由此,切换到不使用自动变速器的行驶模式,因此,能够确保车辆的行驶性能。
发明内容
不过,存在着在检测出自动变速器的异常时,能够在自动变速器中形成故障防护用的齿轮级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能够进行利用发动机的动力的退避行驶。但是,如日本特开2006-34054中所示的技术那样,若在自动变速器的异常检测时,一律转换到向驱动轮只传递第二电动机的动力的行驶模式,则存在着没有机会进行利用发动机的动力进行的退避行驶,因动力性能降低而对驾驶员给予不适感的可能性。但是,存在着因在自动变速器中形成的故障防护用的齿轮级,而使从车辆停止状态起的起步性能降低的可能性。
本发明是以上述情况作为背景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所述车辆的控制装置在进行退避行驶时,能够抑制由动力性能的降低引起的驾驶员的不适感,并且,抑制起步性能的降低。
第一个技术方案的主旨在于,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a)所述车辆配备有:发动机;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能够进行动力传递地与所述发动机连接;自动变速器,所述自动变速器构成动力传递路径的一部分,所述动力传递路径形成为能够向驱动轮传递所述发动机的动力以及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动力;以及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不经由所述自动变速器,而向所述驱动轮传递动力,b)所述车辆的控制装置包括退避行驶控制部,在发生与所述动力传递路径中的动力传递相关的异常的情况下,所述退避行驶控制部择一地切换下述退避模式以作为能够进行规定的退避行驶的退避行驶模式:第一退避行驶模式,在所述第一退避行驶模式,当车速在规定车速以上时,以在所述动力传递路径中形成能够向所述驱动轮传递所述发动机的动力以及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动力的故障防护用动力传递路径的状态进行退避行驶;和(c)第二退避行驶模式,在所述第二退避行驶模式,当所述车速比所述规定车速低时,将所述动力传递路径形成不能向所述驱动轮传递所述发动机的动力以及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动力的不能传递动力状态,而利用所述第二电动机的动力进行退避行驶。
另外,第二个发明为,在所述第一个发明记载的车辆的控制装置中,所述驱动轮包括主驱动轮和副驱动轮,所述发动机的动力以及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动力被传递给所述主驱动轮,所述第二电动机的动力被传递给所述副驱动轮。
另外,第三个发明为,在所述第一个发明或者第二个发明记载的车辆的控制装置中,在所述动力传递路径中的所述异常是在所述自动变速器中用于所述车辆起步时的低车速侧的齿轮级变得不能使用的故障的情况下,所述退避行驶控制部在所述第一退避行驶模式中形成在所述自动变速器中能够使用的齿轮级之中的任一齿轮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36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对流天气个例库系统的建立方法
- 下一篇:电流检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