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3696.7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2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西村幸将;西宇正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W20/30 | 分类号: | B60W20/30;B60W20/40;B60W20/5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史雁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控制 装置 | ||
1.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所述车辆配备有:发动机;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能够进行动力传递地与所述发动机连接;自动变速器,所述自动变速器构成动力传递路径的一部分,所述动力传递路径形成为能够向驱动轮传递所述发动机的动力以及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动力;以及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不经由所述自动变速器,而向所述驱动轮传递动力,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的控制装置包括退避行驶控制部,
在发生与所述动力传递路径中的动力传递相关的异常的情况下,所述退避行驶控制部择一地切换第一退避行驶模式和第二退避行驶模式,以作为能够进行规定的退避行驶的退避行驶模式,
所述第一退避行驶模式为:当车速在规定车速以上时,以在所述动力传递路径中形成能够向所述驱动轮传递所述发动机的动力以及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动力的故障防护用动力传递路径的状态进行退避行驶,
所述第二退避行驶模式为:当所述车速比所述规定车速低时,将所述动力传递路径形成不能向所述驱动轮传递所述发动机的动力以及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动力的不能传递动力状态,而利用所述第二电动机的动力进行退避行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包括主驱动轮和副驱动轮,所述发动机的动力以及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动力被传递给主驱动轮,所述第二电动机的动力被传递给副驱动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力传递路径中的所述异常是在所述自动变速器中用于所述车辆起步时的低车速侧的齿轮级变得不能使用的故障的情况下,所述退避行驶控制部在所述第一退避行驶模式中形成在所述自动变速器中能够使用的齿轮级之中的任一齿轮级。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机能够进行动力传递地连接于所述动力传递路径中的所述发动机与所述自动变速器之间,
在所述第二退避行驶模式中,所述退避行驶控制部在将通断离合器形成卡合状态之后,将所述动力传递路径形成不能动力传递状态,所述通断离合器设置于所述动力传递路径中的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第一电动机之间,用于切断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第一电动机之间的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力传递路径中的所述异常是不能将所述通断离合器的控制状态向卡合状态切换的故障的情况下,所述退避行驶控制部,在所述第一退避行驶模式和所述第二退避行驶模式各自中,分别通过规定的第一故障防护动作强制地将所述通断离合器的控制状态形成卡合状态。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避行驶控制部在所述第二退避行驶模式中将起步离合器形成释放状态,或者,将所述自动变速器形成不能传递动力状态,所述起步离合器设置于所述动力传递路径中的所述发动机及所述第一电动机与所述自动变速器之间,当在所述发动机的运转状态中所述车辆起步时,所述起步离合器从释放状态向滑动状态转换,并且,向卡合状态切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力传递路径中的所述异常是不能将所述起步离合器的控制状态向卡合状态切换的故障的情况下,所述退避行驶控制部,在所述第一退避行驶模式中,通过规定的第二故障防护动作强制地将所述起步离合器的控制状态形成卡合状态。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避行驶控制部,在所述第一退避行驶模式中,使所述发动机形成运转状态,利用所述发动机的动力来行驶,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二退避行驶模式中,使所述发动机形成运转状态,利用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进行由所述第一电动机实施的发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避行驶控制部,在所述第一退避行驶模式中,禁止将所述发动机在运转状态与停止状态间进行切换的发动机间歇动作。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避行驶控制部,当所述退避行驶模式为所述第二退避行驶模式时,即使所述车速成为所述规定车速以上,也不从所述第二退避行驶模式向所述第一退避行驶模式转换,而继续保持所述第二退避行驶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369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对流天气个例库系统的建立方法
- 下一篇:电流检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