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板材的快速时效工艺方法及其智能控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83081.4 | 申请日: | 2021-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8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冯毅;黄光杰;黄利;宋磊峰;周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2F1/04 | 分类号: | C22F1/04;C21D9/00;C21D11/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以知共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6 | 代理人: | 高建华 |
| 地址: | 401147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板材 快速 时效 工艺 方法 及其 智能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铝合金板材的快速时效工艺方法及其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处理设备本体,其中处理设备本体中设置有电加热组件和风道循环组件,电加热组件用于加热铝合金板材,风道循环组件用于实现处理设备本体内部的空气流动,且风道循环组件用于铝合金板材表面的温度流动和铝合金板材的降温冷却,其中铝合金板材的时效处理过程中包含:升温、保温和降温三个阶段。本发明中以辅助干预的方式控制管理铝合金板材在时效处理过程中各项参数变化,可以准确掌握铝合金板材中的GP区形态变化,辅助干预方式建立在数据基础之上,更加贴合于不同的铝合金板材,并采用风道循环的方式,加快时效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板材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铝合金板材的快速时效工艺方法及其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铝合金板材的相关特性,需要对铝合金板材进行时效工艺处理方式,时效处理指金属或合金工件(如低碳钢等)经固溶处理,从高温淬火或经过一定程度的冷加工变形后,在较高的温度或室温放置保持其形状、尺寸,性能随时间而变化的热处理工艺。
一般地讲,经过时效,硬度和强度有所增加,塑性韧性和内应力则有所降低,含碳较高的钢,淬火后立即获得很高的硬度,但其塑性变得很低,而铝合金淬火后,强度或硬度并不立即达到峰值,其塑性非但未下降,反而有所上升,经相当长时间(例如4~6昼夜)的室温放置后,这种淬火合金的强度与硬度显著提高,而塑性则有所下降,这种淬火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随时间而发生显著变化的现象,叫做时效,室温下进行的时效叫自然时效,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时效叫人工时效,时效处理是把材料有意识地在室温或较高温度存放较长时间,使之产生时效工艺。
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第一会面临耗时较长的问题,第二是在处理过程中,特别是对于温度的控制,铝合金板材的处理效果主要是由温度来决定的,铝合金中的塑性韧性、内应力、强度或硬度这些特性会随着处理条件(温度)无规律式浮动,无法实时掌握其中的特性,所以就导致处理后的材料依旧达不到工艺要求,也很难做到精确掌握的作用,因此,为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铝合金板材的快速时效工艺方法及其智能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铝合金板材的快速时效工艺方法及其智能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铝合金板材的快速时效工艺方法,包括处理设备本体,其中处理设备本体中设置有电加热组件和风道循环组件,所述电加热组件用于加热铝合金板材,所述风道循环组件用于实现处理设备本体内部的空气流动,且所述风道循环组件用于铝合金板材表面的温度流动和铝合金板材的降温冷却;
其中铝合金板材的时效处理过程中包含:升温、保温和降温三个阶段,所述升温、保温和降温三个阶段均采用辅助干预方式,所述辅助干预方式中由智能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含有:升温、保温和降温三个阶段中的温度控制功能、空气流动功能,且所述智能控制系统中包含有时间-GP区计算功能。
所述处理设备本体中包含有加热房以及设置在加热房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沿加热房内部四角位置的上下两侧位置设置有八个;
所述加热房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抽风泵,所述抽风泵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所述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沿加热房的设置长度呈均匀分布,且所述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的末端均延伸至加热房的内部;
所述抽风泵输出端与第一风管之间连通有连接风管,所述连接风管末端连通有制冷风机,所述第一风管上固定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设置在连接风管第一风管的中间位置,所述加热房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总成控制台,所述智能控制系统设置在总成控制台内部。
铝合金板材的快速时效工艺的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中包含:数据预处理和录入系统、数据关联交互和实操管理控制三个部分;
其中数据预处理和录入系统部分,包含有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30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气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HEK293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