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危岩体声光结合智能化监测预警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80554.5 | 申请日: | 2021-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0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谭淋耘;马飞;张志斌;陈坤;潘勇;李敏;卢玲;刘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C9/00;G01B21/22;G01S19/42;G01W1/14 | 
| 代理公司: | 重庆萃智邦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1 | 代理人: | 竺栋;文怡然 | 
| 地址: | 4000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危岩体 声光 结合 智能化 监测 预警 方法 | ||
1.一种危岩体声光结合智能化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对象选取:下方存在受威胁对象的危岩体;
S2仪器安装:在危岩体内侧或旁侧稳固的山体上安装报警仪器,所述报警仪器包含控制模块,在危岩体上或危岩体与山体的裂缝之间安装监测仪器;
S3初始数据采集:通过人工调查或监测仪器,对危岩体的大小、形状、高度、倾斜方向、倾斜角度、位移、裂缝宽度、滑落的地形条件以及受威胁对象分布的数据进行采集,将采集到的出示数据汇总传输给控制模块;
S4确定危岩崩塌区域和方向:控制模块根据监测仪器实时采集到的危岩体倾斜方向数据或通过人工调查方式确定危岩体崩塌的方向,并对预警射灯的照射方向进行横向调整;根据危岩体的大小、形状、高度以及滑落的地形条件综合计算或与人工辅助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判断危岩体崩塌时的威胁区域,并将威胁区域的参数输入控制模块内,然后通过控制模块或与人工指令相结合方式对报警装置内预警射灯的照射宽度和强度进行调节;
S5阈值设定: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对危岩体各项参数的预警阈值进行设定;
S6预警方式:(1)监测数据未超出阈值时,监测仪器对危岩体进行持续监控,控制模块根据危岩体倾斜方向的实时监测数据或人工调查输入方式,获得危岩体崩塌方向,并控制预警射灯的照射方向始终位于危岩体的崩塌方向上;(2)监测数据超过阈值时,控制模块控制报警喇叭发出警报声,同时控制模块控制预警射灯在崩塌方向上,对崩塌威胁区域进行扫掠或覆盖照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岩体声光结合智能化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仪器包括倾斜方向监测仪、倾斜角度监测仪、裂缝监测仪或GNSS监测仪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监测仪对危岩体的倾斜方向、倾斜角度、裂缝宽度、位移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至控制模块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岩体声光结合智能化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仪器包括安装支架,以及安装在安装支架上的控制模块、通讯模块、供电模块、预警射灯和报警喇叭,所述预警射灯通过转动机构安装在安装支架的上部,所述转动机构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危岩体声光结合智能化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射灯在转动机构带动下照射危岩体崩塌的所有区域,且预警射灯发出的光线分为内外两个色区,内部色区为危险区,外部色区为安全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危岩体声光结合智能化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射灯安全区内的光线在危险区两侧,且在危险区边缘的光线呈像为箭头形状的图像,所述箭头方向指向安全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岩体声光结合智能化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射灯的上部或者是下部设有红外探测器,所述红外探测器与供电模块和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红外探测器与预警射灯的运动轨迹一致,且红外探测器跟随预警射灯在危岩体崩塌区域内扫掠时,其探测范围覆盖整个危岩体崩塌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危岩体声光结合智能化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危险区内为红色光,所述安全区内为白色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岩体声光结合智能化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仪器还包括雨量监测仪,所述雨量监测仪和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当其他监测仪器的数据超过预警阈值,且雨量监测仪的监测数据超过控制模块内设定的雨量配合预警阈值时,控制模块控制预警射灯在危岩体崩塌方向上,扩大危岩体崩塌的扫掠或覆盖照射区域;当其他监测仪器的数据未超过预警阈值,雨量监测仪的数据超过雨量独立预警阈值时,控制模块控制预警射灯在危岩体崩塌方向上,对危岩体威胁区域进行扫掠或覆盖照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中心,未经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055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