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燃料运输与加注船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79180.5 | 申请日: | 2021-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9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 发明(设计)人: | 柳一点;陈兵;张道志;郑双燕;蒋雄健;柳梦源;李晓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25/08 | 分类号: | B63B25/08;B63B25/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朱浩然 |
| 地址: | 2019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 运输 加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氨燃料运输与加注船,包括船体、固定在船体上的若干个独立舱、连接在每个独立舱上的液货集管和加注集管、以及安装在每个独立舱上的液货集管和加注集管旁边的泄漏处理装置,所述泄漏处理装置包括安装在液货集管和加注集管旁边的气体探测站、以及安装在船体上的洗涤塔,所述洗涤塔的洗涤范围覆盖液货集管和加注集管。本发明设置有多个独立舱,用来存储运输氨燃料,同时独立舱上设置的液货集管和加注集管,便于对氨燃料的存储以及对气体船舶的加注;设置有泄漏处理装置,能够在氨燃料出现泄露后,通过泄漏处理装置对泄露的氨燃料进行快速处理,降低氨燃料泄露导致人员中毒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清洁能源运输加注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氨燃料运输与加注船。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化发展越来越快,但随之带来了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温室气体效应愈加明显。为了实现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必须在2008年的基础上至少减少50%的宏大目标,采用低碳或者零碳的燃料是非常必要的。氨燃料、氢燃料、核能等被认为未来航运界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零碳能源之一,其中氨燃料因其运输成本低和安全性高,可以预见的是在近10年内,氨燃料更容易实现商业化和大规模运用。
相比于氢气,氨气具有以下优点:
1、氨燃料具备易于运输的特点,在运输温度低于-34.5摄氏度便可以液化存储。同时,它在常温环境下,在一定的压力条件(8-10bar)下也可以达到液化存储状态。
2、氨燃料具备更大的能量密度。基于同等的船舶续航力要求,氨燃料需要的舱容基本为氢燃料的五分之三。因此可以有利于船舶的布置。
3、氨燃料具备的存储特点,使它可以在多种类型的独立液舱中良好的存储。同时,无水氨具备极小的闪点范围,因此通常被认为防爆风险极小。
但氨气本身无色、透明,具有毒性和分子结构很活跃的特性,导致在氨燃料运输存储过程中,若出现泄露不易发现、并且有毒性将会对人员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国际散装液化气船公约对于氨的运输有非常严格的限制要求,它必须考虑最大程度上的减少人员对于氨泄漏的中毒风险,这一缺点也导致目前氨燃料运用不够普遍。
同时,受注船(超大型集装箱船、散货船、油轮等)目前也面临目标港口资源条件有限的问题,为达到能寻求更快、较短的港口停留时间或甚至达到海上快速中转的目的,发明了一种氨燃料运输与加注船来解决船舶氨燃料快速、安全地运输与加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燃料运输与加注船,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氨气泄露不易发现导致人员中毒、氨燃料的安全运输和加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氨燃料运输与加注船,包括船体、固定在船体上的若干个独立舱、连接在每个独立舱上的液货集管和加注集管、以及安装在每个独立舱上的液货集管和加注集管旁边的泄漏处理装置,所述泄漏处理装置包括安装在液货集管和加注集管旁边的气体探测站、以及安装在船体上的洗涤塔,所述洗涤塔的洗涤范围覆盖液货集管和加注集管。
优选地,所述泄漏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加注集管下方的承接盘、以及设置在液货集管和加注集管下方的中合舱,所述中合舱安装在承接盘下方的船体上、且中合舱在舷侧具有开口;进一步的,所述承接盘设有双层结构,上层结构为网状不锈钢层,下层为实心不锈钢层,上下两层之间设有隔离水层,所述承接盘底部通过管路与中合舱连接。
优选地,所述船体上还设置有燃料自供应舱、以及驱动船体的燃料动力舱,所述燃料动力舱内设置有氨燃料主机,所述燃料自供应舱与若干个独立舱之间各通过第一气向管路连接、且每根第一气向管路上均安装有应力阀,所述燃料自供应舱与任一独立舱之间通过第一液向管路连接,所述燃料自供应舱与氨燃料主机通过第二液向管路和第二气向管路构成回路连接,所述第一液向管路与第二液向管路上均安装有应急隔离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91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