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车灯光警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78218.7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7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鹏;周晓刚;吴颂;黄真;蒋政;滕文文;潘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14 | 分类号: | B60Q1/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晏波 |
地址: | 545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车 灯光 警示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行车灯光警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灯光警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光强度采集传感器采集到的光强度,并将所述光强度与预设光强度阈值进行比较;
在所述光强度大于所述预设光强度阈值时,获取驾驶员的眼部变化信息;
在所述眼部变化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开启车辆的远光警示系统进行灯光警示;
所述在所述光强度大于所述预设光强度阈值时,获取驾驶员的眼部变化信息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光强度大于所述预设光强度阈值时,采集驾驶员的面部图像;
对所述面部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得所述驾驶员的眼部图像;
对所述眼部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分析,获得眼部变化信息,其中,所述眼部变化信息为所述驾驶员的眼睛瞳孔大小变化信息;
所述在所述眼部变化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开启车辆的远光警示系统进行灯光警示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眼部变化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开启预设灯光,所述预设灯光开启时可将预设提示信息投射至前方路面;
所述在所述眼部变化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开启车辆的远光警示系统进行灯光警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光强度采集传感器采集到的光信息确定光的传播角度;
根据所述传播角度和所述光强度确定防远光挡光板的目标位置;
控制所述防远光挡光板展开至所述目标位置;
所述获取光强度采集传感器采集到的光强度,并将所述光强度与预设光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检测当前车辆的灯光系统是否为开启状态;
在所述当前车辆的灯光系统为开启状态时,执行获取光强度采集传感器采集到的光强度,并将所述光强度与预设光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的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灯光警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眼部变化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开启车辆的远光警示系统进行灯光警示的步骤之后,包括:
获取车辆的当前车速和制动踏板信号;
根据所述制动踏板信号判断制动踏板是否被踩下;
在所述当前车速大于预设车速阈值且制动踏板未被踩下时,控制车辆减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灯光警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眼部变化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开启车辆的远光警示系统进行灯光警示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车辆的当前位置;
判断所述当前位置是否处于禁止鸣笛区域;
在所述当前位置处于禁止鸣笛区域时,禁止车辆鸣笛。
4.一种行车灯光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灯光警示装置包括:
比较模块,用于获取光强度采集传感器采集到的光强度,并将所述光强度与预设光强度阈值进行比较;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光强度大于所述预设光强度阈值时,获取驾驶员的眼部变化信息;
警示模块,用于在所述眼部变化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开启车辆的远光警示系统进行灯光警示;
所述在所述光强度大于所述预设光强度阈值时,获取驾驶员的眼部变化信息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光强度大于所述预设光强度阈值时,采集驾驶员的面部图像;
对所述面部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得所述驾驶员的眼部图像;
对所述眼部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分析,获得眼部变化信息,其中,所述眼部变化信息为所述驾驶员的眼睛瞳孔大小变化信息;
所述警示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眼部变化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开启预设灯光,所述预设灯光开启时可将预设提示信息投射至前方路面;
所述警示模块,还用于根据光强度采集传感器采集到的光信息确定光的传播角度;根据所述传播角度和所述光强度确定防远光挡光板的目标位置;控制所述防远光挡光板展开至所述目标位置;
所述比较模块,还用于检测当前车辆的灯光系统是否为开启状态;在所述当前车辆的灯光系统为开启状态时,执行获取光强度采集传感器采集到的光强度,并将所述光强度与预设光强度阈值进行比较的步骤。
5.一种行车灯光警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行车灯光警示程序,所述行车灯光警示程序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行车灯光警示方法的步骤。
6.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行车灯光警示程序,所述行车灯光警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行车灯光警示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82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靶材组件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制备核糖核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