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缸套、发动机及气缸套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75849.3 | 申请日: | 2021-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1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菊;王勇;朱强;王刚;王晨阳;党晴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内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F1/00 | 分类号: | F02F1/00;F02B77/04;C23C4/067;C23C4/06;C23C4/123;C23C4/02;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孙建康 |
| 地址: | 454750 河南省焦***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缸套 发动机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气缸套、发动机及气缸套加工方法,其中气缸套包括气缸套本体,沿气缸套本体内孔壁上至少开设有一个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喷涂有热喷涂涂层。相比于现有技术,在环形凹槽内喷涂涂层不仅可以起到刮碳环的效果,从而有效地去除活塞头部的积碳,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在环形凹槽内喷涂涂层可以有效降低活塞环与气缸套本体之间的摩擦系数以及气缸套本体内孔壁表面的磨损量,因此该气缸套大大减小活塞环与缸套之间的摩擦功损失,提升了发动机的热效率,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缸套、发动机及气缸套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气缸是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气动执行元件,是发动机中重要的零部件,其与气缸盖、活塞、活塞环共同构成发动机气缸的工作空间,能够使气缸中的介质通过膨胀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其外有冷却水冷却。气缸套安装于气缸体中,由气缸盖压紧固定,活塞在其内孔内做往复运动。随着发动机的升功率和爆发压力的增大,发动机内部的高温导致活塞头部的积碳逐渐增多,同时气缸套内部的磨损也逐渐增加,大大影响了发动机的热效率,缩短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因此,如何能够有效提升发动机的热效率,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缸套,能够有效提升发动机的热效率,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气缸套加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缸套,包括气缸套本体,沿所述气缸套本体的内孔壁的周向至少开设有一个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喷涂有热喷涂涂层。
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为设置于所述气缸套本体的内孔壁的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一个槽壁设置于所述气缸套本体内孔壁的顶端面,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另一槽壁设置于所述气缸套本体的内孔壁的上止点位置的上方,且距离所述上止点位置1mm-3mm处,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喷涂有所述热喷涂涂层,且所述热喷涂涂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为直角梯形状凹槽,且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包括第一主体凹槽和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凹槽一端的第一过渡凹槽;
所述第一主体凹槽的槽深为0.1mm-0.3mm之间,所述第一过渡凹槽的槽深为从靠近所述第一主体凹槽的一端到远离所述第一主体凹槽的一端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一过渡凹槽的槽宽为0.1mm-1.5mm。
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为设置于所述气缸套本体的内孔壁的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一个槽壁设置于所述气缸套本体的内孔壁的刮碳环槽底处,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另一槽壁设置于距离所述气缸套本体的内孔壁的上止点位置的下方,且距离所述上止点位置10mm-40mm处。
优选的,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为直角梯形状凹槽,且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包括第二主体凹槽和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凹槽一端的第二过渡凹槽;
所述第二主体凹槽的槽深为0.1mm-0.3mm之间,所述第二过渡凹槽的槽深为从靠近所述第二主体凹槽的一端到远离所述第二主体凹槽的一端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二过渡凹槽的槽宽为0.1mm-1.5mm;
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喷涂有所述热喷涂涂层,且所述热喷涂涂层的厚度为0.05mm-0.2mm。
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为第三环形凹槽,所述第三环形凹槽的一个槽壁设置于所述气缸套本体的内孔壁的顶端面,所述第三环形凹槽的另一槽壁设置于所述气缸套本体内孔壁的上止点位置的下方,且距离所述上止点位置10mm-40mm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内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原内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58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