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配件生产用夹取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73221.X | 申请日: | 2021-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1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倍嘉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9/12;B25J15/08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高倩倩 |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配件 生产 用夹取 机器人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配件生产用夹取机器人,所述夹取机器人包括夹取机构,所述夹取结构包括支撑壳体、限位柱、移动板、双向螺纹杆、驱动组件、感应壳体、感应器、第一感应片、连接板、夹取弹簧、第二感应片、连接柱、夹取板和防滑保护垫,所述支撑壳体内腔侧壁固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表面滑动连接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螺纹连接于双向螺纹杆表面,所述双向螺纹杆表面与支撑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端面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支撑壳体外侧,所述移动板底部固接感应壳体,所述感应壳体内腔侧壁固接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一侧设置有第一感应片。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防夹伤的汽车配件生产用夹取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夹取机器人,具体是一种汽车配件生产用夹取机器人。
背景技术
汽车配件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一种产品,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汽车配件的种类繁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消费也越来越多,汽车配件的这个市场变得也越来越大,近些年来汽车配件制造厂也在飞速地发展,汽车配件一般分为:发动机配件,如缸盖、机体、曲轴等,传动系配件,如飞轮、变速器、传动轴等,制动系配件,如制动总泵、刹车盘、制动踏板总成等,转向系配件,如转向节、方向机、方向盘等,行驶系配件,如钢圈、轮胎等,悬挂类配件,如前桥、后桥、摆臂等,点火系配件,如火花塞、高压线、点火开关等,燃油系配件,如燃油泵、喷油嘴、燃油箱等,冷却系配件,润滑系配件,电气仪表系配件以及其他附件等。
在专利文献“CN208179079U一种汽车配件生产抓取装置”中,其通过设有锁件,安装时将防滑夹头与安装座连接到一起,接着在转动两侧的松紧螺杆,同时弹簧快开始压缩,而其转动力被传输到环板上,带动环板两侧的滑块在滑轨相互移动靠近,让连接头旋入到锁口内进行固定,让环板闭合夹紧,在配合防滑槽来防止防滑夹头移动,增加夹紧力,使其能快速方便的对所损坏的夹头进行更换,有效减少更换的难度,让更换过程更为快捷,从而达到快速投入使用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整个抓取的效率,且更换省时省力,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难以对不同大小的汽车配件进行夹取,使夹取机器人的适用范围较小,需要更换多种型号的夹爪对不同大小的汽车配件进行夹取,操作复杂,影响汽车配件的生产效率,同时在对汽车配件进行夹取时难以控制夹紧力度,容易损伤汽车配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使用时可以通过驱动组件可以控制两侧的移动板移动,从而利用移动板对不同大小的汽车配件进行夹取,扩大夹取机器人的使用范围,避免频繁更换夹爪,操作简单,可以避免更换多种型号的夹爪对不同大小的汽车配件进行夹取的问题,可以提高汽车配件的生产效率。
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感应器、第一感应片和第二感应片等结构可以控制夹取的力度,防止夹取力度较大而损坏汽车配件,能够避免在对汽车配件进行夹取时难以控制夹紧力度,容易损伤汽车配件的问题,避免增加汽车配件的生产成本,便于汽车配件的生产。
进一步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在对汽车配件进行夹取时,可以通过第一单轴电机和转动板等结构调节汽车配件的角度,从而可以控制汽车配件放下时的角度,便于对汽车配件的不同位置进行加工。
同时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双轴电机在运行时会产生热量,而防护壳体会阻止热量的散发,使热量在双轴电机周围聚积,热量较大会影响双轴电机的运行的问题,在对汽车配件夹取过程中双轴电机会产生移动,此时通过散热孔可以对在双轴电机移动时加快防护壳体内的空气流动,从而加快双轴电机热量的散发,便于双轴电机的散热,防止双轴电机过热而影响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倍嘉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倍嘉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32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