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系统的节能分析管控方法及云分析中控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9905.2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9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汪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座头鲸通信技术(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家居 系统 节能 分析 方法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系统的节能分析管控方法及云分析中控平台,通过对房屋对应的各房间内是否存在人员进行感应,同时对房间内的光照强度进行检测,以此对各房间内的照明灯是否需要开启进行判断,且当判断结果为需要开启时,对房间内存在的人员数量、人员所处房间的具体位置区域及人员行为状态类型进行识别判断,从而根据识别判断结果对房间内照明灯的当前适宜照明参数进行分析,由此根据房间内照明灯的当前适宜照明参数对房间内照明灯对应的当前照明参数进行针对性调控,实现了照明节能的精细管控,有效弥补了目前智能家居的照明节能管控方式存在的管控精细程度不足的弊端,进而大大提高了节能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家居节能管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系统的节能分析管控方法及云分析中控平台。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是当今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产物,在家庭居住的背景下融合了互联网、自动化等技术,实现对家电设备以及居住环境的智能调控,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节能,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当下随着低碳、节能、环保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全球对节约能源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于蓬勃发展的智能家居产业更不例外。
当前智能家居的集中控制功能可以合理有序地控制各家电设备的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能源的管理,让家电设备依据需要所用,而杜绝许多无意识的浪费。这里以照明控制为例来说,目前智能家居的照明节能管控能够自动识别房间内是否有人,从而实现人走灯灭,人来灯亮的目的,有效节省了电能,同时在照明过程中能够根据需要调节灯光亮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达到了节能效果。但是目前智能家居的照明节能管控方式还是属于粗放管控,无法根据房间内人员的数量、人员所处房间的具体位置区域及人员的具体行为状态进行精细管控,导致管控精细化程度不足,从而使得节能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系统的节能分析管控方法及云分析中控平台,通过对房屋各房间内是否存在人员进行感应,并对房间内的光照强度进行检测,以此对房间内的照明灯是否需要开启进行判断,且当判断结果为需要开启时,对房间内存在的人员数量、人员所处房间的具体位置区域及人员行为状态类型进行识别判断,从而根据识别判断结果对房间内照明灯的当前适宜照明参数进行分析,由此根据分析结果对房间内照明灯对应的当前照明参数进行针对性调控,实现了照明节能的精细管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系统的节能分析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房间照明节能采集终端设置:在房屋对应的各房间内分别设置照明节能采集终端,其中照明节能采集终端包括红外感应终端、光照检测终端和图像采集终端;
步骤2.房间是否存在人员感应:各房间内的红外感应终端实时对该房间内是否存在人员进行感应,当某房间内的红外感应终端感应到该房间内有人时,将该房间记为目标房间,并执行步骤3,当某房间内的红外感应终端感应不到该房间内有人时,此时判断该房间内的照明灯是否处于照明状态,若处于,则关闭该房间内的照明灯;
步骤3.目标房间光照强度检测:启动目标房间内的光照检测终端进行光照强度检测;
步骤4.目标房间照明灯是否需要开启判断:对目标房间内的光照强度进行分析,进而判断目标房间内的照明灯是否需要开启;
步骤5.目标房间人员数量识别:通过红外感应终端对目标房间内存在的人员数量进行识别;
步骤6.单人员目标房间当前适宜照明参数分析:若目标房间内存在的人员数量只有一个,则对目标房间对应照明灯的当前适宜照明参数进行分析;
步骤7.多人员目标房间当前适宜照明参数分析:若目标房间存在的人员数量不止一个,则对目标房间对应照明灯的当前适宜照明参数进行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座头鲸通信技术(武汉)有限公司,未经座头鲸通信技术(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99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