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系统的节能分析管控方法及云分析中控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9905.2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9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汪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座头鲸通信技术(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家居 系统 节能 分析 方法 平台 | ||
1.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系统的节能分析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房间照明节能采集终端设置:在房屋对应的各房间内分别设置照明节能采集终端,其中照明节能采集终端包括红外感应终端、光照检测终端和图像采集终端;
步骤2.房间是否存在人员感应:各房间内的红外感应终端实时对该房间内是否存在人员进行感应,当某房间内的红外感应终端感应到该房间内有人时,将该房间记为目标房间,并执行步骤3,当某房间内的红外感应终端感应不到该房间内有人时,此时判断该房间内的照明灯是否处于照明状态,若处于,则关闭该房间内的照明灯;
步骤3.目标房间光照强度检测:启动目标房间内的光照检测终端进行光照强度检测;
步骤4.目标房间照明灯是否需要开启判断:对目标房间内的光照强度进行分析,进而判断目标房间内的照明灯是否需要开启;
步骤5.目标房间人员数量识别:通过红外感应终端对目标房间内存在的人员数量进行识别;
步骤6.单人员目标房间当前适宜照明参数分析:若目标房间内存在的人员数量只有一个,则对目标房间对应照明灯的当前适宜照明参数进行分析;
步骤7.多人员目标房间当前适宜照明参数分析:若目标房间存在的人员数量不止一个,则对目标房间对应照明灯的当前适宜照明参数进行分析;
步骤8.目标房间照明灯对应照明参数调控:根据目标房间对应照明灯的当前适宜照明参数对目标房间内照明灯对应的当前照明参数进行针对性调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系统的节能分析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感应终端为红外热像仪,所述光照检测终端为光照传感器,所述图像采集终端为球形摄像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系统的节能分析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房间内的照明灯是否需要开启的具体判断方法为将目标房间内的光照强度与设置的照明灯需要开启的光照强度进行对比,若目标房间内的光照强度大于照明灯需要开启的光照强度,则判断目标房间的照明灯不需要开启,若目标房间内的光照强度小于或等于照明灯需要开启的光照强度,则判断目标房间的照明灯需要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系统的节能分析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通过红外感应终端对目标房间内存在的人员数量进行识别,其具体识别过程执行以下步骤:
S1:通过红外感应终端对目标房间进行红外热图像采集;
S2:获取红外热图像上的颜色分布状况,并根据颜色分布状况提取颜色分布轮廓线,将颜色分布轮廓线包围的区域记为颜色分布区域,此时获取颜色分布区域的轮廓形状;
S3:将颜色分布区域的轮廓形状与单个人的身体轮廓形状进行对比,若颜色分布区域对应的轮廓形状与单个人的身体轮廓形状相似,则表明该颜色分布区域即为单个人身体区域,此时统计红外热图像上颜色分布区域的数量,该数量即为目标房间内存在的人员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系统的节能分析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参数包括照明灯种类参数和照明模式参数,其中照明灯种类参数包括照明射灯和照明主灯,照明模式参数包括看书照明模式、玩手机照明模式和观看电脑照明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系统的节能分析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对目标房间对应照明灯的当前适宜照明参数进行分析的具体分析方法如下:
H1:从红外感应终端采集的红外热图像中定位该人员所处目标房间的位置区域,此时控制该人员所处目标房间位置区域上方的照明射灯开启;
H2:根据该人员所处目标房间的位置区域控制目标房间内的图像采集终端转向该位置区域对该人员的行为状态进行图像采集;
H3:从采集的该人员行为状态图像中提取动作行为特征,并将提取的动作行为特征与各种行为状态类型对应的动作行为特征进行对比,从中获取该人员对应的行为状态类型;
H4:将该人员对应的行为状态类型与设置的照明射灯状态下各种行为状态类型对应的照明模式参数进行匹配,从中筛选出目标房间对应照明灯的当前照明模式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座头鲸通信技术(武汉)有限公司,未经座头鲸通信技术(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99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