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将鲜老茶叶中茶多酚生物转化为茶褐素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869181.1 申请日: 2021-07-30
公开(公告)号: CN113575716A 公开(公告)日: 2021-11-02
发明(设计)人: 修志龙;郑梦娇;董悦生;虞诗强;王银波;张建娟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滇西产业发展研究院
主分类号: A23F3/10 分类号: A23F3/10;C12P39/00;C12P1/02;C12N1/02;C12R1/68;C12R1/72;C12R1/66
代理公司: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代理人: 周媛媛;李馨
地址: 116024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将鲜老 茶叶 中茶多酚 生物转化 茶褐素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将鲜老茶叶中茶多酚生物转化为茶褐素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通过从普洱熟茶中分离出能够转化茶多酚为茶褐素的优势菌株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布朗克假丝酵母(Candida blankii)以及塔宾曲霉(Aspergillus tubingensis),将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菌接种于以鲜老茶叶为原料的发酵培养基,利用内源酶和微生物结合的方式,生物强化发酵转化茶多酚为茶褐素。本发明以鲜老茶叶为发酵基质,进行悬浮发酵或半固态发酵,均能有效利用茶叶内源酶,加速茶多酚的氧化,缩短发酵周期,大幅提升茶褐素生成效率,从而增加茶树的附加值,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鲜老茶叶中的茶多酚生物转化为茶褐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茶褐素是普洱熟茶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降糖、降脂、抑菌、抗癌以及抗氧化等功效。茶褐素是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由茶多酚、茶多糖和蛋白质等物质在湿热作用以及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作用下聚合而成的复合色素类物质。自然发酵过程周期长(通常需要50-60天),有效成分转化率低,同时也难以精准控制,茶褐素含量差异较大,产品品质不稳定,限制了茶褐素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另外,参与自然渥堆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叶片、空气以及周围环境,菌群组成复杂,较多的杂菌易导致产品品质不稳定,而且极易产生霉菌毒素,严重影响普洱茶的质量。

为了克服自然发酵的缺陷,人为添加微生物或酶可以提高茶褐素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添加外源酶制剂,例如漆酶、过氧化物酶以及纤维素酶等,能够不同程度地加速普洱茶中茶多酚等物质的氧化,缩短发酵时间,提高产物中茶褐素的含量。但添加酶制剂增加了额外成本,并且酶促反应条件要求较为苛刻,不利于其推广应用。在利用酶制剂或者人工接种微生物发酵生产茶褐素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经过杀青的晒青毛茶,而新鲜茶叶自身含有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等促进茶多酚转化为茶褐素的酶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目前提高茶褐素生产效率的方法均是对传统制茶工艺的改良,所用茶叶或提取物均为制茶的嫩叶,而不是成熟的老茶叶,即茶树顶端嫩叶下方的成熟叶片。老茶叶通常都弃而不用,自然凋谢脱落,但它比嫩叶含有更多的淀粉、叶绿素和茶多酚,如茶多酚含量高出7-10%。倘若这些老茶叶能得以利用,那么无疑将给茶农增加额外收入。例如,2018年云南省茶叶采摘面积600万亩,平均每亩产茶66公斤,每亩茶园利润在5000~10000元左右。若每亩茶园能采500kg老茶叶,即便只将其中的茶多酚提取出来,则每亩新增产值2万元。在不影响正常制茶收入的情况下,可为茶农额外增收2-3倍。若将老茶叶中的茶多酚经生物催化转化为茶红素、茶褐素,为茶饮料或保健品提供原料,则可以进一步提高茶产业的产值,增加茶农收入。

综上,利用新鲜老茶叶中内源酶和普洱茶发酵的优势菌相结合的方法将鲜老茶叶中的茶多酚转化为茶褐素,充分利用茶叶资源,提升茶褐素的生产效率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对工业化生产茶褐素及其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将鲜老茶叶中茶多酚生物转化为茶褐素的方法,提高老茶叶的利用率,增加茶树的附加值。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将鲜老茶叶中茶多酚生物转化为茶褐素的方法,将筛选自普洱熟茶中能够转化茶多酚为茶褐素的优势微生物接种至以鲜老茶叶为原料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利用茶叶内源酶和所述的优势微生物相结合的方法,强化茶多酚生物转化为茶褐素。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优势微生物具有下述性质:在固体茶汤筛选培养基上培养2~5天,菌株生长状态良好,且菌落周围能够产生褐色斑块。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体茶汤筛选培养基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称取晒青毛茶20-60g,加入1000mL水中,水浴锅煮沸5~20min,过滤,调节所得茶汤的pH值至5.0~7.0,定容到1000mL,添加10-30g琼脂,灭菌即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滇西产业发展研究院,未经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滇西产业发展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91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