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获得性耳聋的药物微载体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8086.X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7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商珞然;王家莉;汪巧;王武庆;舒易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6 | 分类号: | A61K9/16;A61K47/34;A61K47/42;A61K31/661;A61K31/573;A61K31/198;A61P27/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天宝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微流控 技术 获得性 耳聋 药物 载体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针对获得性耳聋的药物微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为利用微流控技术操控内外两相流体生成,所述内外两相流体生成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互不相溶的两相流体之间的剪切力和界面张力制备微米尺度的液滴,并原位包载听力保护性药物和增加圆窗膜通透性的辅剂;
S2:通过聚合反应使液滴固化形成药物微载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针对获得性耳聋的药物微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包括:
S1-1:制备乳液模板
构建同轴协流式微流控芯片,根据所包载听力保护性药物和辅剂的亲疏水性质,配制相应的可聚合高分子预聚物溶液,将药物和辅剂溶解于其中,经微流控芯片的内外相通道注入互不相溶的内外相溶液,利用两相溶液间的剪切力和表面张力形成单分散的乳液液滴;
S1-2:液滴参数调控
通过微流控芯片的各部位通道大小和形状,连续相和分散相流速、黏度等获得不同大小的乳液液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针对获得性耳聋的药物微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包括:
基于步骤S1-1中可聚合高分子预聚物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使用紫外光或加热等诱发高分子交联反应,从而使得乳液液滴固化得到包含有保护性药物和辅剂的药物微载体,去除残留的溶剂,干燥后保存在容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针对获得性耳聋的药物微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流控芯片为玻璃毛细管制作的三维共轴内外相协流式微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针对获得性耳聋的药物微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中内相玻璃管尖端管径小于50μm,收集管管径小于300μm;
所述微流控芯片内相流速范围为0.1-0.2ml/h,外相流速范围为5-10ml/h,通过控制内外相流速比值在1:500-1:1000范围内,使内相流体以高速窄喷射流的方式断裂生成微液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针对获得性耳聋的药物微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内相流体的主体材料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明胶、海藻酸钠等的一种或几种材料的预聚物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针对获得性耳聋的药物微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外相流体为具有生物安全性且与内相流体互不相溶的成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针对获得性耳聋的药物微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听力保护性药物为地塞米松、曲安奈德、α硫辛酸、N-乙酰-L-半胱氨酸的一种或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针对获得性耳聋的药物微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增加圆窗膜通透性的辅剂为苯甲醇、组胺、皂苷、癸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针对获得性耳聋的药物微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制备的药物微载体直径为1-5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808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粘附性药物微载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文件创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