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分子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8042.7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5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吴烨娴;冯澄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含光微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4;G01N1/38 |
代理公司: | 武汉聚信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58 | 代理人: | 沙莎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分子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分子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向稀释组件中加入样本和稀释液;在缓冲组件中加入缓冲液;S2、第一次离心处理,样本和稀释液进入第一过滤组件过滤处理;S3、停止第一次离心;进行第二次离心;S4、停止第二次离心;进行第三次离心,混合液的其他物质进入滤液收集组件;S5、停止第三次离心,向第一洗脱组件和第二洗脱组件中加入第一洗脱液和第二洗脱液;S6、进行第四次离心;在进行加速第五次离心;S7、停止第五次离心,进行第六次离心;S8、从洗脱液收集组件中提取外泌体。该生物分子提取方法,只需加入样本和配套试剂,盘片配套仪器自动完成样本的稀释、混合、过滤膜、滤液的收集和洗脱液的收集,无需专业的操作人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对外泌体提取方法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分子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离心式微流控芯片常应用于POCT领域,无需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就能方便快捷的输出检测结果。其特点在于将储液池、检测池和阀等微流控结构集成到圆盘状芯片上,以离心力驱动微流体的流动,从而实现对样品的检测分析。离心式微流控芯片能够完成样本的前处理、混匀、精确的体积定量和检测等操作。近年来离心式微流控芯片以其集成化、多平行检测、高通量、低成本、自动化、等优点获得了快速发展,已广泛应用于生化检测、免疫分析、核酸检测、生物分子富集和食品安全等领域。
细胞外囊泡是蛋白质、mRNA、miRNA和脂质运输来完成细胞间通讯通路的重要媒介,根据它们的大小和发生分为三类,包括外泌体、微泡和凋亡小体。其中,外泌体是直径大约为40-100nm的包装囊泡,由多种细胞分泌,内含有特定的蛋白质、脂质、细胞因子或遗传物质。来源于不同的组织的外泌体不仅具有其特异性蛋白分子,而且还包含其行使功能的关键分子。近年来,随着外泌体研究的不断深入,它的应用已经涉及肿瘤治疗领域、医学基础和免疫领域、寄生虫领域;临床研究上已涉及心血管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等。
现有技术中,商品化的外泌体提取试剂盒需要大型冷冻离心机,并且操作步骤多,耗时长,需要专业实验人员进行手工操作,并且操作过程中容易出错,导致提取的外泌体量不足、外泌体纯度不够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芯片集成多种微阀和滤膜,解决人样本中外泌体的生物分子提取操作复杂、提取外泌体量不足,提取的外泌体纯度不够等问题的生物分子提取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生物分子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向稀释组件中加入样本和稀释液;在缓冲组件中加入缓冲液;
S2、第一次离心处理,样本和稀释液进入第一过滤组件过滤处理;并进入缓冲组件,与缓冲液混合形成混合液;
S3、停止第一次离心;进行第二次离心,混合液进入第二过滤组件;混合液的分泌体富集在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内部,其他物质进入分液组件;
S4、停止第二次离心;进行第三次离心,混合液的其他物质进入滤液收集组件;
S5、停止第三次离心,向第一洗脱组件中加入第一洗脱液,向第二洗脱组件中加入第二洗脱液;
S6、进行第四次离心;第一洗脱液进入第二过滤组件,第二洗脱液仍然留在第二洗脱组件中;在进行加速第五次离心,第一洗脱液通过第二过滤组件进入分液组件;
S7、停止第五次离心,进行第六次离心,第二洗脱液进入第二过滤组件进一步进入分液组件,第一洗脱液和第二洗脱液均进入洗脱液收集组件;
S8、从洗脱液收集组件中提取外泌体。
所述稀释组件出口端连接第一过滤组件,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的出口端连接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的出口端连接分液组件,所述分液组件的还连接所述第二洗脱组件的出口端,所述分液组件的出口端分别连接滤液收集组件和洗脱液收集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含光微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含光微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80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