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分子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8042.7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5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吴烨娴;冯澄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含光微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4;G01N1/38 |
代理公司: | 武汉聚信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58 | 代理人: | 沙莎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分子 提取 方法 | ||
1.一种生物分子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向稀释组件(1)中加入样本和稀释液;在缓冲组件(3)中加入缓冲液;
S2、第一次离心处理,样本和稀释液进入第一过滤组件(2)过滤处理;并进入缓冲组件(3),与缓冲液混合形成混合液;
S3、停止第一次离心;进行第二次离心,混合液进入第二过滤组件(4);混合液的分泌体富集在所述第二过滤组件(4)内部,其他物质进入分液组件(5);
S4、停止第二次离心;进行第三次离心,混合液的其他物质进入滤液收集组件(8);
S5、停止第三次离心,向第一洗脱组件(6)中加入第一洗脱液,向第二洗脱组件(7)中加入第二洗脱液;
S6、进行第四次离心;第一洗脱液进入第二过滤组件(4),第二洗脱液仍然留在第二洗脱组件(7)中;在进行加速第五次离心,第一洗脱液通过第二过滤组件(4)进入分液组件(5);
S7、停止第五次离心,进行第六次离心,第二洗脱液进入第二过滤组件(4)进一步进入分液组件(5),第一洗脱液和第二洗脱液均进入洗脱液收集组件(9);
S8、从洗脱液收集组件(9)中提取外泌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分子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稀释组件(1)出口端连接第一过滤组件(2),所述第一过滤组件(2)的出口端连接缓冲组件(3),所述缓冲组件(3)的出口端连接分液组件(5),所述分液组件(5)的还连接所述第二洗脱组件(7)的出口端,所述分液组件(5)的出口端分别连接滤液收集组件(8)和洗脱液收集组件(9);
所述稀释组件(1)、第一过滤组件(2)、第二过滤组件(4)、缓冲组件(3)、第一洗脱组件(6)、第二洗脱组件(7)、分液组件(5)和滤液收集组件(8)和洗脱液收集组件(9)均为环槽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分子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组件(1)包括:添加和存储稀释液的第一储液槽(11);添加和存储样本的样本槽(12),所述第一储液槽(11)和样本槽(12)的出口端连接第一过滤组件(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分子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槽(11)和样本槽(12)均为环形结构,且相邻设置;在所述第一储液槽(11)和样本槽(12)相互靠近位置开设出口,并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分子提取方法生物分子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样本槽(12)上端设置有样本加液孔(12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分子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2)包括:第一滤膜槽(21),所述第一滤膜槽(21)一端与所述稀释组件(1)导通连接,所述第一滤膜槽(21)另一端开设有通孔(22)与所述缓冲组件(3)连接,在所述通孔(22)靠近第一滤膜槽(21)的端部设置有去杂滤膜(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分子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2)靠近第一滤膜槽(21)端部的侧壁呈倾斜设置,与底面之间的夹角为30-1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分子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2)靠近第一滤膜槽(21)端部的侧壁呈倾斜设置,与底面之间的夹角为12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分子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杂滤膜(23)的孔径为0.22-0.03微米的超滤膜。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分子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2)的直径为0.5-3mm。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分子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3)包括:混合槽(31)、储存缓冲液的第二储液槽(32);所述混合槽(31)的入口端导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组件(2)的出口端,所述第二储液槽(32)的出口端连接所述混合槽(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含光微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含光微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804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