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铝加工处理生产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6730.X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8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朱振平;卢彪;周振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汨罗市联创铝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16 | 分类号: | F27B14/16;F27D3/15;F27D27/00;F27D17/00;C22B21/06;C22B1/00;B22D7/06 |
代理公司: | 湖南稷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56 | 代理人: | 郭军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加工 处理 生产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生铝加工处理生产系统,包括:上料机构,用于将再生铝原料从低位运送至位于第一炉体;第一炉体,用于对再生铝原料预热、表面脱漆、脱膜、熔化处理,得到铝溶液;第二炉体,用于对铝溶液静置、过滤处理,除去铝溶液中的杂质,得到合格的铝溶液;第三炉体,用于对经过除杂的铝溶液进行精炼和调配,获得配比检验合格的铝溶液;成型机构,用于将铝溶液定型成铝锭,并运送至堆垛机;堆垛机,用于将铝锭进行运送、堆垛处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再生铝加工处理生产方法。本发明构设计合理,生产效率高,保障铝合金品质,并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控制废物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再生铝加工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铝加工处理生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再生铝合金废料国内外产量很大,是需要循环利用的。目前,对于再生铝合金的循环利用的技术还相对不成熟,传统的铝合金废料的循环利用在破碎、分选、除尘废弃环保方面、整个工艺的生产效率方面,均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导致铝合金废料利用率低,生产产品纯度不达标,无法供应高端产品的生产使用,并且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尘,造成大气的污染;由于整个工艺设置不协调,导致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间断性工作,无法实现连续不间断的作业,导致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大,不利于整个工艺的进一步的探索和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生产效率高,保障铝合金品质,并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控制废物排放的再生铝加工处理生产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再生铝加工处理生产系统,包括:
上料机构,用于将再生铝原料从低位运送至位于第一炉体顶部的进料口;
第一炉体,设置在上料机构的一侧,用于对再生铝原料预热、表面脱漆、脱膜、熔化处理,得到铝溶液;
第二炉体,设置在第一炉体的一侧,所述第二炉体的安装地面低于第一炉体的安装地面,用于对铝溶液静置、过滤处理,除去铝溶液中的杂质,得到合格的铝溶液;
第三炉体,设置在第二炉体的一侧,所述第三炉体的安装地面低于第二炉体的安装地面,用于对经过除杂的铝溶液进行精炼和调配,获得配比检验合格的铝溶液;
成型机构,设置在第三炉体的一侧,用于将铝溶液定型成铝锭,并运送至堆垛机;
堆垛机,设置在成型机构的一侧,用于将铝锭进行运送、堆垛处理。
优选的,所述第一炉体包括加热室和加料室;所述加热室和所述加料室之间通过两组流通通道连通;所述加料室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加热室、加料室、第二炉体和第三炉体上均设置有燃烧器、助燃管、换热器和排烟管;所述助燃管和排烟管分别与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炉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层;所述第三炉体和所述流通通道的底部设置有高度可调节的电磁搅拌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炉体、第二炉体和第三炉体均包括炉上墙、炉下墙、炉底和炉顶;所述炉上墙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燃烧器、助燃管、换热器和排烟管;所述炉下墙设置有炉门、出液管和进液管;所述炉上墙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为上墙中质浇注层和上墙轻质绝热浇注层;所述炉上墙上设置有用于排烟管和助燃管安装的气道安装口和用于燃烧器安装的烧嘴安装口;所述炉下墙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为下墙抗铝侵蚀浇注层、下墙防渗层浇注层、下墙轻质绝热浇注层;所述炉下墙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炉底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为炉底抗铝侵蚀浇注层、炉底防渗层浇注层、炉底轻质绝热浇注层;所述炉顶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为炉顶中质浇注料层和炉顶轻质绝热浇注料层。
优选的,还包括除尘系统,所述除尘系统包括设置在第一炉体、第二炉体和第三炉体上的吸尘罩和排烟管;所述吸尘罩设置在炉门上;所述排烟管设置在炉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汨罗市联创铝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汨罗市联创铝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67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