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烟囱钢内筒吊装支架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6417.6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5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昊;陈亮亮;章乐;施涛;方丽娟;张小军;张美娟;许鑫;陈林;钱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34 | 分类号: | E04H12/34;E04H12/28;E04H12/08;F16L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张松云 |
地址: | 231400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烟囱 钢内筒 吊装 支架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烟囱钢内筒吊装支架,包括底座,在底座上自定义有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以第一方向且沿底座几何中心向其边缘位置延伸处固定安装的复数定位筋;以第二方向且沿底座的几何中心向外延伸的立管;一端与立管固定连接且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底座外缘面的复数斜拉条;固定安装于立管外缘面的吊环。通过底座、复数定位筋、立管、复数斜拉条以及吊环的配合方式,使得本发明在对烟囱钢内筒吊装时,使用、安装方便,具备稳定可靠、节约成本、经济效益好的特性,同时所用材料为工地所剩废料或边角料,能够有效节约成本,且确保了钢内筒吊装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保证设备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囱钢内筒吊装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烟囱钢内筒吊装支架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传统的钢内筒吊装多数采用整体环形箱梁焊接固定吊点,即在钢内筒的吊装部位直接焊接吊点。这种吊装方式既浪费吊具安装时间,也不方便吊具的周转使用。此外,钢内筒吊装时需保证筒体吊点位置均匀受力,吊点一般设计为环形梁,在内筒筒体制作完成后再将钢制环形梁整体焊接到筒壁上,并结合为统一整体。环形梁的尺寸统一,为了满足受力要求,往往具有截面大、重量大的特点,截面尺寸设计没有针对性,造成一定程度的材料浪费。
而工业建筑图纸设计的烟囱主体做法通常为钢筋混凝土筒壁、内部混凝土结构平台以及钢内筒组合形式。钢内筒的施工通常采用钢索式液压提升倒装法施工工艺,该支架稳定可靠;高空作业少、安全;提升高度可随意调节,防止不均匀提升;施工质量易于控制、适应性强;施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因此该吊装支架在这种施工工艺下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烟囱钢内筒吊装支架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底座、复数定位筋、立管、复数斜拉条以及吊环的配合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的烟囱钢内筒吊装支架,包括:
底座,用于形成烟囱钢内筒吊装支架的起吊施力组件;在底座上自定义有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以第一方向且沿所述底座几何中心向其边缘位置延伸处固定安装的复数定位筋,每个所述定位筋与底座均垂直安装且两两定位筋之间留有等同距离,用于对所述烟囱钢内筒进行限位;
以第二方向且沿所述底座的几何中心向外延伸的立管,所述立管与底座固定连接,用于形成烟囱钢内筒吊装支架的起吊施力组件;
一端与所述立管固定连接且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底座外缘面的复数斜拉条,每个所述斜拉条分别与立管、底座均形成一定夹角,用于连接立管与底座以加强所述烟囱钢内筒吊装支架稳定性;
固定安装于立管外缘面的吊环,用于连接外部起吊设备。
作为对本发明中所述一种新型的烟囱钢内筒吊装支架的改进,所述底座、定位筋、立管、斜拉条以及吊环的尺寸均以所安装的烟囱钢内筒直径和烟囱钢内筒最大单段重量为设计依据,所述尺寸包括内径、外径和高度,且所述底座、定位筋、立管、斜拉条以及吊环均为由边角料制备而成的钢材。
作为对本发明中所述一种新型的烟囱钢内筒吊装支架的改进,所述底座由两根方管焊接而成,且焊接而成的所述底座呈十字型结构。
作为对本发明中所述一种新型的烟囱钢内筒吊装支架的改进,定位筋设有八个,且均匀分布于每根方管的两端部外缘面,所述定位筋采用圆钢。
作为对本发明中所述一种新型的烟囱钢内筒吊装支架的改进,立管为方管且焊接于所述底座的几何中心外缘面。
在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烟囱钢内筒吊装支架可能实现的一种方式中,所述斜拉条设有四根,且每个所述斜拉条均与立管形成15°~45°锐角夹角,所述斜拉条采用圆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桐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64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