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静电防震缠绕膜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65523.2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0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崔文进;吴仁秀;邹晓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弘奇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67/02;C08L67/04;C08L1/04;C08K3/08;C08J7/04;C09D175/06;C09D7/61;C08J7/044;C09D163/00;C09D5/03;C09D7/62;C09D16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明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4 | 代理人: | 周丹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静电 防震 缠绕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静电防震缠绕膜及其生产工艺,缠绕膜包括了防护层、防静电层、防震层、基材;缠绕膜的生产工艺包括选用改性聚乳酸和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复合材料作为基材,基材中用杂化纳米晶纤维素进行改性,无毒,易降解;将无溶剂发泡聚氨酯刮涂在基材上作为防震层,然后水浴加热,发泡聚氨酯内含有的端异氰酸酯基和水反应,在基材表面形成致密的微孔,达到减震的效果,添加纳米二氧化钼增加了防震层的机械强度;防震层上涂覆有抗静电涂料作为抗静电层,抗静电层上涂覆有改性酚醛树脂作为防护层,防护层中用氧化石墨烯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抗静电防震缠绕膜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缠绕膜,又称拉伸膜或热收缩膜,通常以PE、PP等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为主要材料,加入助剂,经流延成型或吹塑制成。缠绕膜具有拉伸强度高、抗撕裂强度好等优点,在包装材料领域广泛应用。
目前,缠绕膜主要应用于产品的销售和运输,且原材料是聚乙烯,聚乙烯是一种线性结构,具有优异总和性能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其发展迅速、使用量大、难以自然降解,环境友好型生产要求没有达到。目前的缠绕膜由于本身轻薄,不具有防震的作用,且存在容易产生静电、韧性差、易损坏等问题,不能起到对产品的有效保护作用。
因此,研究开发一种既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效果,又具有较好的韧性和防震效果的缠绕膜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静电防震缠绕膜及其生产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静电防震缠绕膜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基材
(1)纳米晶纤维素、葡萄糖、分散剂、去离子水混合搅拌,超声分散,随后加入浓度为银氨溶液,在65-95℃下水热反应,持续搅拌10-60min,冷却后离心、水洗至中性,真空干燥,粉碎细化处理,得到杂化纳米晶纤维素;
(2)将聚乳酸与丁二酸酐超声分散,混合搅拌,通过挤出造粒机重复造粒2-3次后得到聚乳酸母粒;
(3)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乳酸母粒、杂化纳米晶纤维素混合均匀,通过挤出造粒机重复造粒2-5次后,通过流延拉伸装置成型薄膜,得到基材;
进一步的,纳米晶纤维素、分散剂、葡萄糖的质量比为(9-11):3:(1-5);分散剂为甲基戊醇、聚丙烯酰胺、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酸聚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杂化纳米晶纤维素在基材中含量为1-8%;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丁二酸酐质量份数比为12:38:(0.1-0.3);
目前使用的缠绕膜多使用聚乙烯,聚乙烯有毒且难降解,污染环境,本发明选用改性聚乳酸(PLA)和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复合材料作为基材,聚乳酸(PLA)和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具有生物全降解性,符合环境友好型生产的要求;
但聚乳酸(PLA)与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直接共混,相容性差、物质结晶性缺陷致共混物力学性能不佳,本发明用杂化纳米晶纤维素对PLA和PBAT复合材料进行改性;
纳米晶纤维素为棒状结构,直径范围为2-40nm,由于表面带有甲酯基,使得银离子可以被还原成纳米银,并促进纳米银均匀分散附着于纳米晶纤维素表面;
纳米银降低了纳米晶纤维素在聚乳酸(PLA)和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复合材料中的裸露面积,抑制纳米晶纤维素异相成核作用;随着纳米银含量的不断提高,基材的导电性将提到明显提高,影响基材中的热传递;杂化纳米晶纤维素与PLA和PBAT 复合材料间产生了界面相互作用,限制分子链的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弘奇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弘奇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55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关电源的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湖泊监测设备存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