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静电防震缠绕膜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65523.2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0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崔文进;吴仁秀;邹晓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弘奇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67/02;C08L67/04;C08L1/04;C08K3/08;C08J7/04;C09D175/06;C09D7/61;C08J7/044;C09D163/00;C09D5/03;C09D7/62;C09D16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明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4 | 代理人: | 周丹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静电 防震 缠绕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抗静电防震缠绕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膜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基材
(1)纳米晶纤维素、葡萄糖、分散剂、去离子水混合搅拌,超声分散,随后加入银氨溶液,在65-95℃下水热反应,持续搅拌10-60min,冷却后离心、水洗至中性,真空干燥,粉碎细化处理,得到杂化纳米晶纤维素;
(2)将聚乳酸与丁二酸酐超声分散,混合搅拌,通过挤出造粒机重复造粒2-3次后得到聚乳酸母粒;
(3)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乳酸母粒、杂化纳米晶纤维素混合均匀,通过挤出造粒机重复造粒2-5次后,通过流延拉伸装置成型薄膜,得到基材;
S2:制备防震层
(1)将聚酯二醇、甲苯二异氰酸酯、季戊四醇油酸酯、纳米二氧化钼、催化剂在25-50℃下超声处理,混合搅拌,加热升温至60-90℃水热反应1.5-4h,得到发泡聚氨酯;
(2)将所述发泡聚氨酯刮涂到步骤S1中所述基材层上,然后在30-60℃进行水热反应,真空干燥,得到防震层;
S3:制备抗静电层
(1)将硫酸钛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加氨水调节pH至8-10,离心后反复洗涤,然后加入过氧化氢,陈化20-36h,得到过氧化钛溶胶,将玻璃纤维与活性炭纤维在溶胶中浸渍处理24-36h,然后在90-110℃下真空干燥,取出后浸泡于硝酸银中,紫外线照射处理,真空干燥,在氮气保护下,450-600℃煅烧1.5-3h,冷却至20-25℃后粉碎细化处理,得到混合粉末;
(2)将所述混合粉末与聚酯改性环氧树脂粉末涂料超声处理下混合搅拌,得到抗静电涂料,涂料涂覆到步骤S3中所述防震层上,真空干燥,得到抗静电层;
S4:制备防护层
(1)将苯酚、甲醛、氧化石墨烯混合搅拌,在40-60℃超声分散20-60min,加入氢氧化钠,升温至55-75℃反应1-3h,减压脱水,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硼酸,升温至80-95℃反应1-2h,冷却后在55-70℃下真空干燥,粉碎细化处理,得到改性粉末;改性粉末、空心玻璃微珠、纳米二氧化硅、蒸馏水混合搅拌,超声处理,得到改性溶液;
(2)将所述改性溶液涂覆在步骤S3中所述抗静电层上,真空干燥,作为防护层,得到一种抗静电防震缠绕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防震缠绕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纳米晶纤维素、分散剂、葡萄糖的质量比为(9-11):3:(1-5);所述分散剂为甲基戊醇、聚丙烯酰胺、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酸聚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防震缠绕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2)中杂化纳米晶纤维素在基材中含量为1-8%;步骤S1(3)中按质量份数计量,所述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丁二酸酐质量份数比为12:38:(0.1-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防震缠绕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1)中按质量份数计量,所述聚酯二醇、甲苯二异氰酸酯、催化剂质量份数比为(10-30):(15-50):(0.02-0.1);所述纳米二氧化钼在防震层中含量为1-6%;所述催化剂为辛酸亚锡、二甲基乙醇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防震缠绕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1)中所述过氧化氢与硫酸钛摩尔比为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防震缠绕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2)中所述混合粉末与聚酯改性环氧树脂粉末涂料的质量比为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防震缠绕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4(1)中所述减压脱水是在105-115℃、真空度为130-140Pa下,反应1-2h,然后冷却至22-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弘奇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弘奇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552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关电源的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湖泊监测设备存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