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细纤维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65285.5 | 申请日: | 2021-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0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谢胜;郁超;韩万里;张彩丹;易洪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学院 |
| 主分类号: | D02G3/38 | 分类号: | D02G3/38;D02G3/44;D01D5/08;D01H1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张菊萍 |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复合 纱线 制备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细纤维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及装置,涉及纺织纤维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结合熔喷与纱线制备技术,以及二者装置的结合改进,利用竖直设置且按预设角速度自转的圆盘机构带动2个转子周期性交换上下位置,使得各个转子导出的引导纱线交汇并作上下开口运动,同时通过转盘机构正下方预设位置处周侧均匀设有的至少2个超细纤维纺丝机构输出超细纤维,使得各根超细纤维缠结后,在2根引导纱线的上下开口运动作用下与引导纱线复合得到具有锁结结构的超细纤维复合纱线,从而极大提高了超细纤维与纱线的复合强度,在扩展超细纤维复合纱线应用范围的同时,提高超细纤维复合纱线性能的力学强度,为规模化生产超细纤维复合纱线提供了可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纤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细纤维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纱线中的纤维最小细度大约10微米,而熔喷技术能够制备1-5微米直径的超细纤维,但是熔喷制备所得超细纤维通常以非织造布形式生产,比如:在熔喷纺丝过程中,聚合物切片从料斗中加入,然后经过高温螺杆的挤压与加热作用,聚合物切片融化为聚合物熔体并进入聚合物熔体通道,再经过计量泵的定量输出作用从喷丝孔挤出,挤出的聚合物熔体经过两侧高温高速气流吹喷而拉细成超细纤维,超细纤维以混乱分布方式落于接收帘子上,经冷却固结成为熔喷非织造布。
现有利用超细纤维纺纱的技术方案通常是将超细纤维添加至化纤长丝或纱线的表面,再共同进行纺纱,从而利用超细纤维的优越性能达到纱线结构蓬松、孔隙多,具有抗菌、隔热、保暖、过滤、吸附、吸声等功能的技术效果。比如,中国专利CN108625014A提供了一种双组分微纳米纤维纱线及纺纱装置,其通过将两种成分的微纳米纤维分别通过在V形容腔内做螺旋运动,随着快速气流的牵引、旋转,完成拉伸、加捻,然后两种微纳米纤维相互缠绕在一起,形成一种双组分微纳米纤维,加捻效果好且工作效率高。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利用超细纤维纺纱的技术方案仅仅将超细纤维被覆在长丝或纱线表面,极易造成纱线条干不匀,带来纱疵,影响纱线质量与纱线的附着力低,机械缠结不足,易发生脱离,导致纱线表面添加的超细纤维极为有限,影响超细纤维所拥有的高比表面积带来的吸音、保温、吸水性、柔软度等纱线性能的提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细纤维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超细纤维复合纱线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装置包括2个纱线筒子,所述2个纱线筒子分别用于输出引导纱线,所述纱线筒子下方设有导纱机构,所述导纱机构下方竖直设有圆盘机构,所述圆盘机构在竖直平面按预设角速度自转,所述圆盘机构沿轴心对称设有2个转子,且每个转子横向开设有通孔,各个通孔内引导纱线的运动方向相反;所述圆盘机构用于带动所述2个转子周期性交换上下位置,使得各个所述转子导出的引导纱线交汇于第一交汇点并作上下开口运动;
所述转盘机构正下方预设位置处周侧均匀设有至少2个超细纤维纺丝机构,各个所述超细纤维纺丝机构的纺丝喷头喷射方向与水平方向呈预设倾角向下,且各个所述超细纤维纺丝机构的纺丝喷头喷射方向延长线交汇于所述转盘机构正下方的预设第二交汇点,所述预设第一交汇点位于所述预设第二交汇点上方,各个所述超细纤维纺丝机构用于输出超细纤维,使得各根超细纤维汇合缠结后,在2根引导纱线的上下开口运动作用下与引导纱线复合得到具有锁结结构的超细纤维复合纱线;
所述预设第二交汇点下方依次设有一对金属辊和牵伸机构。
优选的,对于每个转子,所述转子在所述圆盘机构中可自转设置。
优选的,对于每个转子,所述转子内部通孔外缘部分具有光滑弧度。
优选的,对于每个金属辊,所述金属辊表面具有横纹,两个金属辊的间距可调。
优选的,对于每个金属辊,所述金属辊还设有加热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学院,未经嘉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52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