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点云数据聚类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4378.6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9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江旭辉;张怡欢;王亮;戴一凡;曾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K9/46;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蔡舒野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数据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激光点云数据聚类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载激光雷达采集的点云数据,并将点云数据转换至车身坐标系,得到点云数据的空间分布;对点云数据的空间分布按照预设方法进行栅格化处理,得到多个扇形栅格,根据包含点云数据的扇形栅格坐标确定目标栅格;确定目标栅格中的种子栅格,对种子栅格的预设范围内满足连通条件的目标栅格进行处理,得到点云数据对应的连通域;根据点云数据对应的连通域确定点云数据的聚类结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点云分布特性及分布规律,将车载激光雷达采集的大量的、离散的点云数据划分为扇形栅格,实现将点云数据进行准确聚类的技术效果,从而实现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行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激光点云数据聚类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利用激光雷达对障碍物进行识别及跟踪时,需要对激光雷达采集的点云数据进行聚类,以实现对不同障碍物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现有技术中,对激光雷达采集的点云数据是通过将点云数据进行平面栅格处理,并以设定个数的栅格构成的窗口对所有的栅格依次进行扫描;针对窗口内存在含有点云的栅格,通过判断窗口内的每个栅格被标记的情况赋予栅格不同的标签值,对含有相同标签值的栅格进行合并,实现了点云数据的快速聚类。
但是,由于激光雷达获取的点云数据具备数据量大以及离散程度较高的特征,现有针对点云数据的聚类方式并未考虑点云数据的空间分布情况,不能对采集的点云数据进行准确聚类,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激光点云数据聚类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可以优化现有的激光点云数据聚类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光点云数据聚类方法,包括:
获取车载激光雷达采集的点云数据,并将所述点云数据转换至车身坐标系,得到所述点云数据的空间分布;
对所述点云数据的空间分布按照预设方法进行栅格化处理,得到多个扇形栅格,根据包含所述点云数据的扇形栅格标确定目标栅格;
确定目标栅格中的种子栅格,对所述种子栅格的预设范围内满足连通条件的所述目标栅格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点云数据对应的连通域;
根据所述点云数据对应的连通域确定所述点云数据的聚类结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光点云数据聚类装置,包括:
点云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载激光雷达采集的点云数据,并将所述点云数据转换至车身坐标系,得到所述点云数据的空间分布;
扇形栅格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点云数据的空间分布按照预设方法进行栅格化处理,得到多个扇形栅格,根据包含所述点云数据的扇形栅格标确定目标栅格;
目标栅格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目标栅格中的种子栅格,对所述种子栅格的预设范围内满足连通条件的所述目标栅格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点云数据对应的连通域;
聚类结果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点云数据对应的连通域确定所述点云数据的聚类结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激光点云数据聚类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激光点云数据聚类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43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