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Magnus减摇装置粗糙度优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62922.3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3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孙明晓;王涵旭;栾添添;王皓;张文玉;马爽;付强;原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5;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agnus 装置 粗糙 优化 系统 | ||
1.一种船用Magnus减摇装置粗糙度优化系统,其特征包括:模型参数输入模块、受力分析模块、粗糙度集输入模块、虚拟仿真平台模块、粗糙度优化决策模块;
所述模型参数输入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相关物理模型参数信息,并对其进行规范化处理,涉及的具体参数包括Magnus减摇装置参数和船舶运动状态参数,最后将处理后的信息输出至受力分析模块;
所述受力分析模块,用于依据输入的参数信息对减摇装置的升/阻力作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将分析后的结果输出至虚拟仿真平台模块;
所述粗糙度集输入模块,用于解析壁面函数并分析粗糙面分布规律,具体涉及到解析粗糙面高度集和粗糙面分布密度,最后将分析后的结果输出至虚拟仿真平台模块,其中解析壁面函数包括如下步骤:
S1.1:在壁面函数添加一项关于粗糙度的函数ΔR,在考虑粗糙度影响时的壁面函数的对数分布律u+为:
式中:up为近壁面第一个网格点的速度,u*为壁面切应力速度,yp为近壁面第一个网格点距离壁面的距离,K和E为经验常数,密度ρ为998.16(kg/m3),运动粘性系数v为1.0037×106(m2/s);
S1.2:定义关于粗糙度的无量纲数Ks+:
式中:Ks为粗糙度(mm),其物理意义为粗糙面的高度;
S1.3:当0<Ks+<2.25时,粘性子层覆盖了整个粗糙面的顶峰,粗糙面并没有进入湍流层,此时粗糙度函数:
ΔR=0 (3)
S1.4:当2.25<Ks+<90时,粗糙面的顶峰已经部分跃出粘性子层进入了湍流区域,此时粗糙度函数:
式中:Cs为粗糙度常数;
S1.5:当Ks+>90时,粗糙面已经大部分跃出粘性子层,几乎全部进入了湍流区域,此时粗糙度函数:
所述虚拟仿真平台模块,依据输入的信息对减摇装置升/阻力特性进行仿真试验,并输出试验结果至粗糙度优化决策模块,其中仿真试验包括如下步骤:
S2.1:建立Magnus减摇装置的几何模型和计算域,设置边界条件;
S2.2:将网格导入FLUENT中,检查网格并调整模型的比例及单位;
S2.3:选择求解器和求解方法,加载湍流能量方程;
S2.4:选择需要求解的湍流能量方程;
S2.5:选取Magnus减摇装置的材料及计算域的物理特性;
S2.6:指定边界条件,调节解的控制参数;
S2.7:初始化流场,并开始迭代求解过程;
S2.8:将求解后的收敛结果导入后处理软件;
S2.9:分析处理后的压力云图、流线图,并拟合数据;
S2.10:对比航速、转速是否达到额定航速、转速,达到时仿真完成;未达到时对S2.6中的边界条件进行修改,并重复S2.6至S2.9的计算步骤;
所述粗糙度优化决策模块,用于对仿真试验结果进行优化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292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文本向量表征模型的训练和文本聚类
- 下一篇:外模清理打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