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流充电桩V2G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2311.9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5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明;李加进;吴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5/00 | 分类号: | B60L55/00;H02J3/3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曹慧萍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充电 v2g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交流充电桩V2G系统及方法,包括交流充电桩和车联平台;交流充电桩用于给新能源汽车充电或反向回电;新能源汽车包括双向OBC模块;车联平台包括电网回电模式和家用储电模式;电网回电模式指新能源汽车通过双向OBC模块反向放电给交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将电回传给电网;家用储电模式指新能源汽车通过双向OBC模块反向放电给交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将电存储到家用储电设备。本发明基于交流充电桩实现V2G,功率较小,更适用于地域分散,电力维稳困难的地区进行家庭储电,适用范围更广。且实现了合理调度电能,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流充电桩V2G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V2G是Vehicle-to-grid(车辆到电网)的缩写。V2G描述了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关系。当电动汽车不使用时,车载电池的电能销售给电网的系统。如果车载电池需要充电,电流则由电网流向车辆。
目前,本领域相关的V2G的方案都是电动汽车通过直流充电桩实现反向放电,。但是直流充电桩安装和运维成本高,对电池损耗大,不适用于家庭储电的需求,尤其是农村乡镇等地域分散,电网稳定性运维难度大的地区。
且考虑到将来充电桩的电源供给可能不只是电网,很有可能直接来自光伏风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基于直流充电桩的V2G前景不够乐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交流充电桩V2G系统及方法,能够基于交流充电桩实现V2G,且能够供电到家庭,存储应急电源,解决偏远地区电力维稳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交流充电桩V2G系统,包括交流充电桩和车联平台;交流充电桩用于给新能源汽车充电,或反向回电至电网,或反向供电给家庭;新能源汽车设置有双向OBC模块;车联平台包括反向充电模式,反向充电模式包括电网回电模式和家用储电模式;电网回电模式指新能源汽车通过双向OBC模块反向放电给交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将电回传给电网;家用储电模式指新能源汽车通过双向OBC模块反向放电给交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将电存储到家用储电设备或直接供电给家用电器。
进一步地,新能源汽车还包括车载电池管理系统;车载电池管理系统传输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实时状态参数至车联平台,用于判断新能源汽车是否处于可反向充电的状态。
进一步地,V2G系统还包括桩联平台;车联平台通信连接桩联平台,用于向桩联平台发送充电模式信息;交流充电桩设置有控制模块、第一反向输出端、第二反向输出端和变压器;第一反向输出端、第二反向输出端分别通过变压器连接电网和家用储电设备;桩联平台通过控制模块选择第一反向输出端和第二反向输出端。
进一步地,交流充电桩内设置有用于监测交流充电桩反向接收的电量和反向电压电流的检测单元;交流充电桩内还设置有用于远程终止新能源汽车反向充电的急停装置;检测单元通信连接桩联平台;桩联平台远程控制急停装置。
具体地,家用储电设备可以为UPS电池或储能电池柜。
进一步地,交流充电桩上设置有用于终止新能源汽车反向充电的急停按钮。
交流充电桩V2G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至6任一的交流充电桩V2G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2用户通过车联平台上选择相应的反向充电模式;S3当用户选择电网回电模式时,新能源汽车通过双向OBC模块反向放电给交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将电回传给电网;S4当用户选择家用储电模式时;新能源汽车通过双向OBC模块反向放电给交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将电存储到家用储电设备或直接供电给家用电器。
进一步地,S2前还包括:S1车载电池管理系统实时检测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的状态参数并上传至车联平台,当新能源汽车处于可反向充电的状态时,车联平台向用户发起可反向充电的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23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