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RIg功能区蛋白变体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6994.7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3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胡维国;周丹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K14/705 | 分类号: | C07K14/705;C12N15/85;C12N5/10;A61K38/17;A61P43/00;A61P19/02;A61P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贾慧琴;包姝晴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rig 功能 蛋白 变体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RIg功能区蛋白变体及其应用。所述的CRIg功能区蛋白变体在天然CRIg功能区蛋白序列的基础上进行氨基酸的取代,氨基酸取代位点为17D、19N、28Q、29G、80Q、101P、102D中的一个或多个。本发明提供的CRIg功能区蛋白变体相较于天然序列的CRIg功能区蛋白,对补体激活的抑制功能更强,可应用于制备靶向抑制补体激活的抑制剂或药物,以解决现有CRIg对补体的抑制活性弱的问题,提供疗效更高的产品,以应用于多种与补体异常激活有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CRIg功能区蛋白变体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补体系统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获得性免疫的重要调节者,在清除病原体和体内废物方面发挥这重要的免疫监视和组织自稳作用。补体系统是由正常情况下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的一系列血清糖蛋白构成的复杂酶级联,其主要通过三条途径激活:由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的经典途径、自动激活或通过补体识别外源物表面结构介导的替补(旁路)途径、以及主要由微生物表明多糖结构介导的凝集素途径。它们在C3水平合并,其中两种类似的C3转化酶将C3切割成C3a和C3b。
虽然补体系统发挥着重要的免疫监视作用,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人体许多疾病被证实与补体的过度激活有关,因此,以补体系统为治疗靶点的药物研发,包括补体系统抑制剂受到重视。首个补体特异性抑制剂依库珠单抗(Eculizumab,商品名Soliris)为一种阻断补体终末阶段成分C5激活的单抗,其临床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依库珠单抗无法阻止补体更上游的C3成分的激活,使得补体仍然被激活,并产生致病效应。补体C3抑制剂比阻止更下游的补体激活(例如依库珠单抗阻止C5的激活)可能是一种更有效更全面的治疗策略。因此,研发更优的补体激活的药物仍然存在巨大的临床需求。
CRIg(也称VSIG4,或Z39IG)是一种仅仅表达于组织驻留的巨噬细胞(如肝脏库否氏细胞)表面的Ig超家族补体受体,在发挥C3蛋白质的补体受体功能之外,通过结合C3b及抑制C3和C5的蛋白水解活化,从而在补体级联反应的早期产生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针对补体的替补激活途经。CRIg主要与C3b的β链结合,两者的接触面较大,C3的MG3、MG4、MG5、MG6和LNK结构域都与CRIg相互作用,其中MG3和MG6贡献最大,分别占总接触界面的30%和40%。
已有研究证明,CRIg融合蛋白通过对补体的抑制,可有效治疗多种疾病,如小鼠关节炎,但由于CRIg对补体的抑制活性较弱,因此,亟需经过研究来进一步增强它的补体抑制活性,以便于未来的临床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CRIg功能区蛋白变体,其相较于天然序列的CRIg功能区蛋白,所述变体对补体激活的抑制作用更强,可应用于制备靶向抑制补体激活的抑制剂或药物,以解决现有CRIg对补体的抑制活性弱的问题,提供疗效更高的药物,以应用于多种与补体异常激活有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CRIg功能区蛋白变体,所述的CRIg功能区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所述的CRIg功能区蛋白变体在SEQ ID NO:4序列的基础上进行氨基酸的取代,氨基酸的取代位点为17D、19N、28Q、29G、80Q、101P、102D中的一个或多个;相较于SEQ ID NO:4所示的天然序列的CRIg功能区蛋白,所述的CRIg功能区蛋白变体是补体抑制活性更高的旁路补体途经抑制剂。
优选地,所述变体选自以下(a)~(e)中的任何一种:
(a)将SEQ ID NO:4所示的序列进行A17D位点的氨基酸取代得到的突变体,该突变体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b)将SEQ ID NO:4所示的序列进行A19N位点的氨基酸取代得到的突变体,该突变体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未经复旦大学;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69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