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针贴片导电电极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4272.8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2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朱向阳;孙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柔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25 | 分类号: | A61B5/25;A61B5/262;A61B5/263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张开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针贴片 导电 电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针贴片导电电极,包括:导电层,所述导电层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高分子微针结构,所述高分子微针结构设置为微针贴片,所述微针贴片中的微针内部开设有中空通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导电层作为电极层收集信号,而且由于导电层以硅胶为基材,该电极可以附着于柔性硅胶的基材上,进而可以更好地贴附皮肤;本发明利用微针贴片进行导电增强,并且将其复合到柔性材料的基材上,可以有效减少噪音,微针因为其针头一般只有几十个微米厚度,比头发丝还细,所以可以无损地进入表皮而不接触神经,在微针贴片拿走时,表皮可以无损闭合,可以透过表皮干扰,更接近神经,增强信号收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电极,具体为一种微针贴片导电电极,属于柔性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柔性电子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最近柔性可穿戴设备渐渐流行,使得柔性材料的应用得到进一步拓展。然而如何更好的制作可以贴合皮肤的柔性电极一直是行业难点。传统的Ag/AgCl方法比较坚硬,无法与皮肤形成完美贴合且在运动过程中电极摩擦而造成信号噪音比较大。一般的柔性电极使用类似碳纳米管或者有机导电材料制作,但相对而言在柔性材料拉伸变形的过程中电阻容易变化,所以输出的信号噪音也比较大。为了更好的解决柔性电极贴附皮肤的问题。本发明提出将柔性电极结合到目前的微针贴片技术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微针贴片导电电极。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微针贴片导电电极,包括:
导电层,所述导电层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高分子微针结构。
优选的,所述高分子微针结构设置为微针贴片,所述微针贴片中的微针内部开设有中空通道。
优选的,所述导电层采用混合均匀的CNT/PDMS,所述导电层设置在微针的中空通道内部。
优选的,所述导电层由导电材料与导电基材配成,所述导电材料包括碳纳米管CNT、石墨烯、导电高分子PEDOT、Ag/AgCl、Au,所述导电基材包括PDMS、硅胶、TPE、PET。
优选的,所述高分子微针结构的材料包括:
金属:包括镍、钛;
无机物:包括硅、二氧化硅、陶瓷;
高分子材料:比如PMMA、PC、PP、PE;
水溶性高分子:比如PU;
生物可降解材料:比如PLA、PGA、PBAT、PHA。
优选的,所述导电层和高分子微针结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中空的微针贴片;
步骤二:将导电材料(2%~50%)与导电基材配成导电浆液;
步骤三:将导电浆液涂覆压入微针贴片;
步骤四:将导电浆液进行固化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发明利用导电层作为电极层收集信号,而且由于导电层以硅胶为基材,该电极可以附着于柔性硅胶的基材上,进而可以更好地贴附皮肤。
其二、本发明利用微针贴片进行导电增强,并且将其复合到柔性材料的基材上,可以有效减少噪音,微针因为其针头一般只有几十个微米厚度,比头发丝还细,所以可以无损地进入表皮而不接触神经,在微针贴片拿走时,表皮可以无损闭合,可以透过表皮干扰,更接近神经,增强信号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微针贴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电层;2、高分子微针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柔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柔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42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爬楼机及其语音交互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解铜杂质在线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