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卷筒的液压控制系统、卷扬装置和起重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49290.7 | 申请日: | 2021-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63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 发明(设计)人: | 何月华;刘林楠;陈海军;季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D1/08 | 分类号: | B66D1/08;B66D5/14;B66D5/28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师晓芳 |
| 地址: | 221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卷筒 液压 控制系统 卷扬 装置 起重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卷筒的液压控制系统、卷扬装置和起重机。卷筒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钳盘制动器、离合器、先导泵和控制阀组,钳盘制动器的有杆腔设置有弹簧,无杆腔具有钳盘油口。离合器具有离合油口。控制阀组具有与油箱连接的回油口、与先导泵连接的进油口、与钳盘油口连接的第一工作油口以及与离合油口连接的第二工作油口,在快放工作状态,控制阀组控制第一工作油口与油箱连通以使钳盘油口泄压,并控制第二工作油口与进油口连通以为离合油口供油以使得卷筒和减速机脱开,卷筒在重力作用下转动。本发明的卷筒的液压控制系统在快放工作状态时通过控制钳盘油口泄压并为离合油口供油,进而使卷筒处于自由状态在重力作用下实现吊钩的快速下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筒的液压控制系统、卷扬装置和起重机。
背景技术
受制于传统液压系统的限制和操纵安全性的考虑,常规起重机的吊钩下放速度普遍偏慢,这大大限制了起重机作业的工作效率。为了提高起重机作业的工作效率,设计使卷扬快速下放的液压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卷筒的液压控制系统、卷扬装置和起重机,以实现卷扬快速下放。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卷筒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
钳盘制动器,用于为卷筒提供制动力且包括有杆腔和无杆腔,有杆腔设置有弹簧,无杆腔具有钳盘油口;
离合器,用于控制卷筒和减速机的连接状态且具有离合油口;
先导泵;和
控制阀组,具有与油箱连接的回油口、与先导泵连接的进油口、与钳盘油口连接的第一工作油口以及与离合油口连接的第二工作油口,在快放状态,控制阀组控制第一工作油口与油箱连通以使钳盘油口泄压,并控制第二工作油口与进油口连通以为离合油口供油,离合油口供油得压以使得卷筒和减速机脱开,卷筒在重力作用下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阀组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一控制阀具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第一控制阀的第一油口与进油口连接,第一控制阀的第二油口与回油口连接,第一控制阀的第三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连接,第一控制阀具有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在第一工作位,第一控制阀的第二油口与其第三油口连通,在第二工作位,第一控制阀的第一油口与其第三油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阀组还包括第二控制阀和第一梭阀,第二控制阀具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第二控制阀的第一油口与第一控制阀的第三油口连接,第二控制阀的第二油口与回油口连接,第二控制阀的第三油口与第一梭阀的第一进油口连接,梭阀的第二进油口与油箱连接,第一梭阀的出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连接,第二控制阀具有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在第一工作位,第二控制阀的第三油口与其第一油口连通;在第二工作位,第二控制阀的第三油口与其第二油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阀组还包括压力切换阀,压力切换阀的第一控制端设置有弹簧,压力切换阀的第二控制端与梭阀的出油口连接,压力切换阀具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压力切换阀的第一油口与第一控制阀的第三油口连接,压力切换阀的第二油口与回油口连接,压力切换阀的第三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连接,压力切换阀具有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在第一工作位,压力切换阀的第三油口与其第一油口连通;在第二工作位,压力切换阀的第三油口与其第二油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快放状态,第一控制阀处于第二工作位,第二控制阀处于第二工作位以使得钳盘油口泄压且使得压力切换阀处于第一工作位,离合油口与第一控制阀的第三油口连通而使得离合油口得压脱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92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热回收模块机组及其应用方法
- 下一篇:自动打孔注胶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