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轨车辆及其车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49228.8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5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松;杨远燕;王争;廖俊峰;张荣强;周旻亮;谭伟;安川;陈亮;尹璐;彭小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G7/08 | 分类号: | B61G7/08;B61G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孙晓红 |
地址: | 40113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轨 车辆 及其 车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单轨车辆及其车钩装置,车钩装置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车体端部的车钩,其上设有第一受力部和第二受力部;柔性牵引件,其一端固定在第一受力部,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受力部;可转动地设置在车体上的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两者分别位于车钩沿车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并与车钩具有间距,柔性牵引件由第一受力部依次绕过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到达第二受力部,且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能够同步转动、驱使柔性牵引件牵引第一受力部或第二受力部,进而驱使车钩围绕其转动点沿车体的宽度方向摆动;驱动件,包括驱动第一转轮转动的手柄或者驱动第一转轮和/或第二转轮转动的电机。该车钩装置实现了在车上即可调整车钩的偏摆方向,进而实现列车的连挂救援。
本申请同时要求于2020年12月14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202011474865.3、发明名称为“单轨车辆及其车钩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以及于2020年12月14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011474863.4、发明名称为“单轨车辆及其车钩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车钩救援连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单轨车辆及其车钩装置。
背景技术
跨座式单轨交通是一种典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具有地形适应性强、爬坡能力大、转弯半径小、土地资源占用少、噪音低、建设周期短、造价低等独特优势。
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在特制的轨道梁上,当运营列车发生故障,无法继续运行时,需要其他车辆前去救援。救援时通过救援车辆车钩和故障列车前端车钩对中连挂,将故障列车牵引到停车库或不影响运营的地方。这样可以快速便捷地解决列车故障,使线路能够尽快通畅。
但是单轨线路一般为高架线路,且弯曲半径较小,当救援车辆和故障列车前端车钩对中连挂时,工作人员无法下车协助车钩对中;尤其是在曲线线路上,两车钩轴线分别为线路的切线方向,更加增加了车钩对中连挂的难度。
综上所述,如何实现在车上即可调整车钩的偏摆方向,以实现列车小曲线的连挂救援,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单轨车辆及其车钩装置,以实现在车上即可调整车钩的偏摆方向,进而实现列车小曲线的连挂救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轨车辆的车钩装置,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车体端部的车钩,所述车钩上设置有第一受力部和第二受力部,两者分别布置在所述车钩沿所述车体宽度方向的两侧;
所述车钩装置还包括:
柔性牵引件,所述柔性牵引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受力部,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受力部;
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两者分别位于所述车钩沿所述车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并与所述车钩具有间距,所述柔性牵引件由所述第一受力部依次绕过所述第一转轮、所述第二转轮到达所述第二受力部,且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能够同步转动、驱使所述柔性牵引件牵引所述第一受力部或所述第二受力部,进而驱使所述车钩围绕其转动点沿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摆动;
驱动件;
其中,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所述第一转轮转动的手柄,所述第一转轮通过所述柔性牵引件带动所述第二转轮同步转动,打开司机室逃生门即可操作所述手柄,所述第一转轮位于所述车体设置司机室逃生门的一侧;
或者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所述第一转轮和/或所述第二转轮转动的电机;所述车钩装置还包括控制所述电机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司机室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92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