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制备三维多孔石墨烯的制备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49186.8 | 申请日: | 2021-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7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 发明(设计)人: | 付莹;王荣政;孔祥清;张婷婷;王学志;郭峰瑞;傅强;孙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聚泰鑫新材料研究有限公司;辽宁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B32/19 | 分类号: | C01B32/19;C01B32/198;C01B32/205;B01J21/18 |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马维骏 | 
| 地址: | 121221 辽宁省锦***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制备 三维 多孔 石墨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碳纳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制备三维多孔石墨烯的制备工艺。本发明所选的碳源是以废弃煤矸石为基本原材,实现了废弃煤矸石的资源化再利用,可以节约材料,降低能耗。加入了金属催化剂,使石墨化进程加速,石墨温度降低,石墨化程度增大,层间距增大,更容易插层,剥离得到的石墨烯品质更高。使用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为前驱体进行原位自组装,有效减少了石墨烯片层之间的堆叠,保留了石墨烯的优异性能。采用低成本的制备工艺,低成本的碳源制得了品质较高的三维多孔石墨烯,并可大量制备,有助于其下游产品的研发:污染物吸附,电阻型气体传感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改性水泥混凝土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纳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制备三维多孔石墨烯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2004年,Andre Geim和Konstantin Novoselov首次从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烯,它是一种由sp2杂化C原子以共价键形式形成的无限六元环单元的二维纳米材料。石墨烯被认为是所有其他维度碳纳米材料的基本组成单位,可以被包裹成零维富希勒体,卷曲成一维碳纳米管,堆叠成三维石墨。石墨烯具有强度最高(1.0TPa)、拉伸强度最大(130GPa)、比表面积最大(2630m2/g)等优点。此外,室温下石墨烯的电子迁移率高达15000cm2/V,导热系数高达3000-5000w/(m·K)。石墨烯凭借其优良的性能,吸引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关注,一度成为研究热点。
但是石墨烯因为片层之间的π-π堆叠作用和较强的范德华力,极易发生团聚,会使比表面积大幅度缩小,从而大大降低了其力学性能和电导性,严重限制了优异性能的发挥。解决上述问题策略之一就是构建多孔的三维网状石墨烯,三维多孔石墨烯不仅保留了石墨烯优异的性能,而且具有低密度、高比面积、高孔隙率、低热导率等优点,可被广泛应用于光子学、催化、电池、超级电容器和生物科学等诸多领域。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因为优异的性能一度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但是其制备成本昂贵,极大限制了其下游产品的开发。为此需要迫切寻求一种低成本的制备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工艺。目前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主要制备原材是以碳粉为原材进行制备,但是碳粉价格昂贵,价格高达5000-8000元/吨,而且作为战略储备资源价格仍在上涨。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构成煤炭有机质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等,其中碳、氢、氧是煤炭有机质的主体,占95%以上;而且煤化程度越深,碳的含量越高,氢和氧的含量越低。这就决定了煤炭是可以作为制备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原材料的。
煤矸石是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伴生的废弃碳源,是碳质、泥质和砂质页岩的混合物,具有低发热值,含碳20%-30%,有些含有腐殖酸。中国历年已积存煤矸石约1000Mt,并且每年仍继续排放约100Mt,不仅堆积占地,而且还能自燃污染空气或引起火灾。煤矸石的固有碳含量同样可作为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原材,而且对于煤矸石的处理符合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制备三维多孔石墨烯的制备工艺,以废弃煤矸石为碳源,并且克服了现有煤基石墨烯的制备方法的不足,解决废弃煤矸石的资源化利用以及为石墨烯的研究提供思路,并可扩大其下游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本发明制备简单,易于操作,可以有效剔除废弃煤矸石中的有害杂质,所制备的三维网状石墨烯品质良好、纯度较高,可以是任意一种所需要的形态的选择,可根据市场客户需求定制配方,包括污染物吸附、气体传感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改性水泥混凝土等多个领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成本制备三维多孔石墨烯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从无烟煤、烟煤、次烟煤、褐煤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中所选取煤矸石的残煤煤源。
步骤2、对所选的煤矸石残煤煤源进行机械粉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聚泰鑫新材料研究有限公司;辽宁工业大学,未经辽宁聚泰鑫新材料研究有限公司;辽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91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线带压堵漏器
 - 下一篇:发动机天然气供给双壁波纹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