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吸式新型组合物料载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47764.4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4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吴义保;朱平;杨林;丁世联;孙元峰;张飞飞;马凯英;王泽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J15/00 | 分类号: | B25J15/00;B25J15/06 |
代理公司: | 合肥昊晟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3 | 代理人: | 王瑞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吸式 新型 组合 物料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磁吸式新型组合物料载具,包括基板、定位导套、定位导柱、磁吸块、定位工装仿形块,所述定位导套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两端,所述定位导柱和所述磁吸块均设置在所述定位导套上,所述定位工装仿形块设置在两所述定位导套之间,所述定位工装仿形块上设置有放置槽用于放置物料,所述磁吸块用于实现和抓取机械手的磁吸附,所述定位导柱用于抓取机械手和所述磁吸式新型组合物料载具之间的抓取定位;本将传统物料载具转化为磁吸式组合物料载具,通过基板、定位工装仿形块、定位导套、定位导柱及磁吸块,实现了模块化组合载具结构,解决了电子产品零部件在自动化产线的上料、装配、测试、包装及成品下线等环节的有效流转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载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吸式新型组合物料载具。
背景技术
在科技日益蓬勃发展背景下,电子行业快速发展,行业内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电子产品的行业竞争力涉及产品功能、质量、成本等因素,在保证产品功能、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为了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化生产需求,自动化产线被广泛用于离散型智能制造领域,从而对现代制造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论是自动、半自动还是手工生产方式,物料载具都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定置与中转器具,因使用方式及耐用程度不同,载具结构和材料均有较大差异。在电子产品的自动化产线中,物料载具贯穿了上料、装配、测试、包装及成品下线等制造过程,特别是智能料仓与自动化产线的上料机器人联动生产时,当智能料仓中的物料载具从轨道天车上被放到指定位置后,上料机器人可通过自带的定制卡爪抓取载具,放到上料缓存区域。传统的物料载具是由铝板机械加工而成,通过数控铣削加工出物料的仿形结构,通过数控车床、钻床及磨床加工出载具配件及粗糙度,再对零件进行热处理与时效处理,总装后形成自动线需要的物料载具,整个过程工序复杂,周期长,且载具重量较大,批量生产成本较高。物料更换外形后,载具形状通常会发生变化,机器人卡爪结构也要相应调整,因此,传统物料载具通用性较差。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磁吸式新型组合物料载具,包括基板、定位导套、定位导柱、磁吸块、定位工装仿形块,所述定位导套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两端,所述定位导柱和所述磁吸块均设置在所述定位导套上,所述定位工装仿形块设置在两所述定位导套之间,所述定位工装仿形块上设置有放置槽用于放置物料,所述磁吸块用于实现和抓取机械手的磁吸附,所述定位导柱用于抓取机械手和所述磁吸式新型组合物料载具之间的抓取定位。
较佳的,同一所述定位导套上的所述磁吸块设置于两所述定位导柱之间。
较佳的,所述定位导套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和定位槽,所述定位导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孔内,所述磁吸块设置在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定位导柱在所述第一定位孔内固定连接,所述磁吸块在所述定位槽内可拆卸连接。
较佳的,所述基板端部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和所述第一定位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定位导柱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并从所述第一定位孔伸出,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定位孔并从所述第二定位孔伸出。
较佳的,所述定位导柱中部设置有卡接环,所述卡接环设置在所述基板和所述定位导套之间。
较佳的,所述基板两端还各设置有若干第一安装孔,所述定位导套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对应设置实现所述定位导套在所述基板上的可拆卸安装。
较佳的,所述定位槽内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磁吸块上还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孔对应设置实现所述磁吸块在所述定位槽内的可拆卸安装。
较佳的,所述基板上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所述定位工装仿形块的第五安装孔。
较佳的,所述定位导套采用PBT材质。
较佳的,所述定位导柱采用POM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77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