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浆纱用增磨剂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3287.4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5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戴声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鑫众源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333 | 分类号: | D06M15/333;D06M15/507;D06M15/263;D06M15/11;D06M13/224;D06M11/79;D06M101/06;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徐佳慧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浆纱 用增磨剂 | ||
本发明公开了浆纱用增磨剂,包括主浆料与辅助浆料,所述浆纱用增磨剂的制备步骤如下:S1、制备主浆料:均分淀粉。本发明中,将乙二醇单硬脂酸酯或者是乙二醇单硬脂酸酯与纳米蒙脱土的反应物替换乳化蜡,由于乙二醇单硬脂酸酯与纳米蒙脱土的反应物在现在的退浆工艺中完全会皂化后退净,所以可以不乳化,使得乙二醇单硬脂酸酯与纳米蒙脱土的反应物可以应用,不需要乳化,同时在乙二醇单硬脂酸酯与纳米蒙脱土的反应物2%用量少于乳化蜡3%用量的情况下,乙二醇单硬脂酸酯与纳米蒙脱土的反应物相较于乳化蜡可提高44%的耐磨率,故而节约了加工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浆纱用增磨剂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浆纱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浆纱用增磨剂。
背景技术
加工涤纶长丝织物时,如果经丝使用的是低捻丝、无捻丝或者网络丝,织前必须浆丝,使丝条表面覆一层光滑、柔韧而牢固的浆膜,使其毛羽量减少,耐磨性和抱合力提高,使之能够承受织造过程中各种摩擦力和张力,从而起到防止或减少经纱在织造过程中断头的效果,使织造生产在优质高产的要求下顺利进行。
目前短纤(涤棉和纯棉)的上浆剂即浆料的配方成分一般为主浆料和辅助浆料(用量为主浆料4%左右),主浆料包括:P∨A(聚乙烯醇),淀粉(变性淀粉),聚酯,丙烯类浆料等,辅助浆料包括:乳化蜡(乳化油或者是乳化蜡水分散体),主要起柔软,平滑作用,另外还有消泡剂,耐磨剂,抗静电剂等,其中乳化蜡的用量一般为3%左右,且之所以要将蜡乳化再应用,其一是有利于分散到水系的上浆剂即浆料中,其二是为了退浆能将其蜡退净,以免影响染不上色现象,而目前在上浆剂中耐磨剂最佳用量时能提高12%左右的耐磨率,其耐磨剂的成份一般为改性纳米材料。
上述现有方案中,乳化蜡需要通过乳化剂进行制备而成,增加了工艺流程,导致工艺成本增加的同时降低了加工速率,同时在相同用量的情况下,乳化蜡与改性纳米材料的组合所能提供的耐磨率较低,从而降低了浆纱用增磨剂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浆纱用增磨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浆纱用增磨剂,由以下成分组成:
主料:聚乙烯醇,淀粉、聚酯、丙烯;辅料:酯即蜡,辅料重量占总体重量的3%-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由以下成分组成:
主料:聚乙烯醇,淀粉、聚酯、丙烯;辅料:酯加酯,辅料重量占总体总量(纯棉)2%,(涤棉)2.75%,酯与酯的重量比为1:1,其中酯可皂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由以下成分组成:
主料:聚乙烯醇,淀粉、聚酯、丙烯;辅料:单酯,辅料重量占总体重量的(纯棉)1.65%,(涤棉)2.2%,酯为可以起皂化反应的同时带醇羟基基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由以下成分组成:
主料:聚乙烯醇,淀粉、聚酯、丙烯;辅料:单酯和纳米材料反应物,辅料重量占总重量的2.2%,其中带醇羟基基因的酯占80%左右,纳米材料占2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包括主浆料与辅助浆料,所述浆纱用增磨剂的制备步骤如下:
S1、制备主浆料:均分淀粉,第一份淀粉与水体混合搅拌糊化,糊化温度95-100℃,第二份淀粉和冷水混合合并至第一份淀粉糊化液,维持温度60-70℃,搅拌糊化,投入聚乙烯醇与聚酯,得到分散均匀的主料浆,糊化时间为40-1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鑫众源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鑫众源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32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冷空气能热量交换塔热泵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包装袋的印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