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提高产量的串接石墨化送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2339.6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5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夏斌;刘红刚;徐西西;孙东阳;冯亮;鲍佰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星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00 | 分类号: | F27D1/00;F27D9/00;F27D11/10;C01B32/205;C01B32/2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012000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产量 石墨 送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产量的串接石墨化送电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外部设置有表面保温层,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活动连接有门板,所述门板的一侧活动设置有手轮,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防潮层,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风扇,所述电动风扇的一侧设置有滤网,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炉体,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外保温层,所述外保温层的内部设置有内保温层。该可提高产量的串接石墨化送电装置通过设置有正负电极和密封层,实现了提升产量的功能,通过并联同时送电,增加经济效益,节省前期低中温期的送电时间,解决的是使用单石墨化炉,产量较低,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墨化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提高产量的串接石墨化送电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化炉主要对碳素材料石墨化、导热材料石墨化、碳纤维绳的烧结、石墨粉料提纯及其它在碳环境下石墨化的材料进行高温处理,稳定其内部的碳原子结构,使用高温热处理对原子重排及结构转变提供能量,现阶段使用单石墨化炉,产量较低,经济效益低下,石墨化的过程中产出大量的热量,对石墨化炉内部容易造成严重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产量的串接石墨化送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使用单石墨化炉,产量较低,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提高产量的串接石墨化送电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外部设置有表面保温层,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活动连接有门板,所述门板的一侧活动设置有手轮,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防潮层,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风扇,所述电动风扇的一侧设置有滤网,所述外壳的两侧开设有通风口,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炉体;
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外保温层,所述外保温层的内部设置有内保温层,所述炉体外部的顶端设置有一圈密封层,且密封层呈圆形状,所述炉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正负电极,所述正负电极为串联电路。
优选的,所述正负电极设置有两组,且正负电极关于炉体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正负电极贯穿装置主体与炉体的顶端,所述炉体设置有两组,且炉体处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外保温层与内保温层设置在炉体的内壁表面,所述内保温层的厚度大于外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外壳外部的一侧与防潮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呈镂空状,且外壳的内部与通风口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电动风扇设置有多组,且等间距排列在装置主体内部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门板的内部设置有锁定栓并固定连接在手轮的后端,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设置有小孔且小孔内部的螺纹与锁定栓外部的螺纹相吻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可提高产量的串接石墨化送电装置不仅实现了提升产量的功能,通过并联同时送电,增加经济效益,实现了保护的功能,石墨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减少对保温结构的损坏,而且实现了散热的功能,对炉体外部的热量进行快速的消除,减少装置的损坏;
(1)通过设置有正负电极和密封层,使用时设置有两组炉体,两组炉体内的正负电极同时接入送电线路之中,对炉体进行送电,送电达到高峰值时脱开其中一台炉体,另一台炉体继续进行送电直到送电完毕,再接通之前脱开的炉体进行送电,设置有密封层,对炉体进行全方位的密封保护,实现了提升产量的功能,通过并联同时送电,增加经济效益,节省前期低中温期的送电时间;
(2)通过设置有内保温层、外保温层和防潮层,使用时炉体进行石墨化处理时产生大量的热量,内保温层厚于外保温层,内保温层将热量留在炉体内部,减少热量的损失,提高工作效率,外保温层保护内保温层在使用时减少高温的侵蚀,延长内保温层的使用寿命,防潮层保护炉体的外部,减少因热量流失而导致炉体外部的损坏,实现了保护的功能,石墨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减少对保温结构的损坏,节约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星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星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23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白蛋白多肽的促化制备系统
- 下一篇:一种喜马拉雅玫瑰盐提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