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电动架构汽车电池包盖板的减振降噪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37385.7 | 申请日: | 2021-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6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 发明(设计)人: | 唐小康;罗洲;陆兴旺;姚晨;石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B60R13/08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邱云雷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架构 汽车 电池 盖板 减振降噪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架构汽车电池包盖板的减振降噪装置,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包括环形填充组件和点阵填充组件,所述环形填充组件为用于沿电池盖板顶部四周布置的封边填充块,且所述封边填充块为环形结构;所述点阵填充组件包括用于布置在电池盖板顶部的多个方形填充块,且多个方形填充块间呈均匀分布状态;其中,所述方形填充块均位于所述封边填充块的环形结构内部,所述封边填充块和方形填充块的材质均为硬质棉毡,且所述封边填充块和方形填充块均用于位于电池盖板和车身地板之间的间隙内。本发明能够在电池盖板和车身地板之间形成良好的声阻隔效应,有效保证乘车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纯电动架构汽车电池包盖板的减振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NVH(Noise Vibration 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是影响车内舒适性的重要指标,随着电动车的日益普及,基于纯电动架构的汽车NVH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新的三电系统代替了传统的动力系统,这使得纯电动汽车的NVH特性区别于传统汽车,这给汽车NVH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
目前市面上基于纯电动架构汽车的动力电池基本布置在车身地板正下方,如图1所示,其中动力电池的顶部为电池盖板,车身的底部为车身地板,且电池盖板与车身地板间间隔设置。采用该电池布置方案带来了新的NVH问题:一方面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激励会使得电池盖板发生动态变形,在形变较大时候很容易与车身地板间发生碰撞,从而产生敲击异响,直接影响客户的车内体验;另一方面电池盖板与车身地板间存在间隙,这使得车外电机或者轮胎激发的高频空气声很容易通过该间隙从地板传入车内,影响车内的舒适性。针对动力电池引起的上述NVH问题,需要合理地设计隔振机构来降低电池盖板的动态变形从而避免与地板发生碰撞,同时还需要合理设计隔声装置来降低或者隔绝,电池盖板和车身地板之间的声传递路径,此外,在设计隔声或者隔振机构时还需要考虑电池本身的散热性。
当前,大多数电动车常见的做法是在电池盖板和车身地板之间设置橡胶缓冲块,从而避免电池盖板和车身地板之间的直接碰撞,并在电池盖板局部刚度较弱的地方多布置橡胶缓冲块。采用橡胶缓冲块的方式,在大多数实车行驶工况下可以避免电池盖板和车身地板之间的直接冲击碰撞,避免了异响的发生,且基本不会影响动力电池的散热性,但是,由于橡胶缓冲块的硬度较大,在某些极端工况,如大激励冲击下,橡胶缓冲块与地板仍然会发生撞击异响,同时,橡胶缓冲块与电池盖板或车身地板之间无法保证密封性,仍旧无法实现电池盖板和车身地板之间的隔声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电动架构汽车电池包盖板的减振降噪装置,能够在电池盖板和车身地板之间形成良好的声阻隔效应,有效保证乘车体验。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
环形填充组件,所述环形填充组件为用于沿电池盖板顶部四周布置的封边填充块,且所述封边填充块为环形结构;
点阵填充组件,所述点阵填充组件包括用于布置在电池盖板顶部的多个方形填充块,且多个方形填充块间呈均匀分布状态;
其中,所述方形填充块均位于所述封边填充块的环形结构内部,所述封边填充块和方形填充块的材质均为硬质棉毡,且所述封边填充块和方形填充块均用于位于电池盖板和车身地板之间的间隙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封边填充块的长度与电池盖板顶部的长度相同,所述封边填充块的宽度与电池盖板顶部的宽度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封边填充块环形结构的外边在电池盖板顶部沿水平方向向内延伸,形成环形结构的内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封边填充块环形结构的外边和内边之间的宽度为60m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点阵填充组件包括9个方形填充块,且9个方形填充块以阵列形式均匀分布于所述封边填充块的环形结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73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