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功率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37320.2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50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忠;董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金宸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5/12 | 分类号: | H01H45/12;H01H45/02;H01H9/3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功率 继电器 | ||
1.一种大功率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包括用于安装元件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由底壳(101)和顶壳(102)可拆卸连接组成,所述底壳(101)的底面嵌装有复合导热板(103),所述复合导热板(103)依次由硬质层、导热层、柔性绝缘层、导热层、柔性绝缘层、导热层、硬质层组成,所述顶壳(102)的顶面开设有散热窗(104),所述散热窗(104)内设有防尘网;
所述底壳(101)内设有电机(2)、减速传动件(3)、静簧铜件(4)和动簧铜件(5),隔弧板(6)、加速传动件(7),所述电机(2)通过减速传动件(3)与动簧铜件(5)传动连接,同时电机(2)通过加速传动件(7)与隔弧板(6)传动连接;当电机(2)转动时,一方面通过减速传动件(3)带动动簧铜件(5)与静簧铜件(4)接触或分离,另一方面通过加速传动件(7)带动隔弧板(6)移动以使动簧铜件(5)与静簧铜件(4)之间无阻隔或被阻隔;
所述底壳(1)内在动簧铜件(5)和静簧铜件(4)之间设有滑杆(8),所述隔弧板(6)活动设在滑杆(8)上,且隔弧板(6)上开设有与动簧铜件(5)相对应的通孔(601),所述加速传动件(7)用于驱动隔弧板(6)沿滑杆(8)移动,使得隔弧板(6)上通孔(601)位置或者非通孔(601)位置处于动簧铜件(5)和静簧铜件(4)连线上;
所述隔弧板(6)的移动范围受滑杆(8)的两端部阻挡限制,且当隔弧板(6)移动至其中一端部的限制位置时,所述隔弧板(6)上通孔(601)位置处于动簧铜件(5)和静簧铜件(4)连线上,当隔弧板(6)移动至另一端部的限制位置时,所述隔弧板(6)上非通孔(601)位置处于动簧铜件(5)和静簧铜件(4)连线上;
所述加速传动件(7)中至少有一个同轴双层齿轮(701)具有如下结构:包括轮轴(7011)、轴承(7012)、大齿轮(7013)和小齿轮(7014),所述大齿轮(7013)和小齿轮(7014)分别通过轴承(7012)活动安装在轮轴(7011)上,所述大齿轮(7013)相对于小齿轮(7014)的侧面上沿同一圆周线布设有相连串的凹坑(7015),所述小齿轮(7014)相对于大齿轮(7013)的侧面上垂直设有若干根可弹性伸缩的凸柱(7016),每根凸柱(7016)插入与之对应的凹坑(7015)内,且当大齿轮(7013)转动无受阻时,所述小齿轮(7014)转动则通过凸柱(7016)带动大齿轮(7013)转动,当大齿轮(7013)转动受阻时,所述小齿轮(7014)转动则所有凸柱(7016)沿转动路径上的不同凹坑(7015)滑动;
所述凸柱(7016)的顶端以及凹坑(7015)均为半球形状;
所述大齿轮(7013)上开设有若干个柱槽,所述柱槽内设有弹簧,所述凸柱(7016)插入柱槽内且通过弹簧进行支撑连接;
所述加速传动件(7)包括至少一个同轴双层齿轮(701),所述隔弧板(6)上设有齿板(602),所述至少一个同轴双层齿轮(701)采用加速连接方式将电机(2)输出端和齿板(602)传动连接,通过电机(2)的正反转,使隔弧板(6)沿滑杆(8)往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层为硬质树脂材料制成,所述导热层为TCOR流化橡胶材料制成,所述柔性绝缘层为玻璃纤维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金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金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732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