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量子纠缠源保真度测量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3294.6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94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张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创为南京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79 | 分类号: | H04B10/079;H04B10/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京市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子 纠缠 保真度 测量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量子纠缠源保真度测量系统及方法,涉及量子光学领域,所述系统包括:量子态测量基矢制备单元、探测单元、符合计数器、数据存储与处理单元;所述量子态测量基矢制备单元的数量为2组、所述探测单元的数量为2组,1组所述量子态测量基矢制备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于1组所述探测单元的输入端,2组所述探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符合计数器的输入端;所述符合计数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数据存储与处理单元的输入端。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并且可以方便地实现量子纠缠源的保真度测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量子光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量子纠缠源保真度测量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缠光子对是光量子信息处理领域中最为重要的资源,它在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的诸多重要理论证明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例如在量子隐形传态、量子中继器、量子态克隆、量子门操作以及单向量子计算等方案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量子光学信息科学有了长足的进步,各种涌现的方案对纠缠态有了更高的要求。
纠缠源是产生纠缠光子对的光学实验系统,纠缠光子对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纠缠源性能的好坏,因此,在纠缠源实际投入使用前需要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在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中,评价两个量子态之间的差异的一种常用度量方法是计算其保真度,因此,保真度测量是纠缠源性能测试的一个必要环节。现有的纠缠源保真度测量系统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亟需一种结构简单的量子纠缠源保真度测量系统。
发明内容
申请提供一种量子纠缠源保真度测量系统及方法,以解决量子纠缠源保真度测量的问题。
一种量子纠缠源保真度测量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量子态测量基矢制备单元、探测单元、符合计数器、数据存储与处理单元;所述量子态测量基矢制备单元的数量为2组、所述探测单元的数量为2组,1组所述量子态测量基矢制备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于1组所述探测单元的输入端,所述2组探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符合计数器的输入端;所述符合计数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数据存储与处理单元的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量子态测量基矢制备单元包括第一分束器、第二分束器、相位调制器、可调光延时器、可调光衰减器,所述第一分束器与所述第二分束器之间设置有两条光路,所述两条光路光程相等,其中,所述相位调制器设置于一条光路中,所述可调光延时器与所述可调光衰减器串联于另一条光路中。
优选地,1组所述探测单元包括1个单光子探测器,1组所述量子态测量基矢制备单元包括2个输出端并且2个输出端分别连接于两路光程不同的输出光路,所述两路光程不同的输出光路合并为一路后连接于1个所述单光子探测器的输入端,所述符合计数器为2通道符合计数器。
优选地,1组所述探测单元包括2个单光子探测器,1组所述量子态测量基矢制备单元包括2个输出端并且每个输出端连接于1个所述单光子探测器,1组所述量子态测量基矢制备单元连接的2个所述单光子探测器的2个输出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符合计数器的输入端,所述符合计数器为4通道符合计数器。
优选地,所述数据存储与处理单元为FPGA、ARM、单片机或CPU中的一种。
一种量子纠缠源保真度测量方法,基于量子纠缠源保真度测量系统实现,所述方法包括:制备测量基矢量子态,通过量子态测量基矢制备单元制备不同测量基矢下的量子态,当不调节相位时得到ZZ基下的量子态,当调节π/2相位时得到YY基下的量子态,当调节π相位时得到XX基下的量子态;通过探测单元实现量子态的探测;通过符合计数器完成探测数据的符合性分析与统计;通过数据存储与处理单元实时计算、分析并记录待测量子纠缠源的保真度信息。
由以上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提供了一种量子纠缠源保真度测量系统及方法,通过量子态测量基矢制备单元可以分别调制出XX基、YY基与ZZ基下的量子态,通过探测单元完成纠缠光子对的探测,通过符合计数器完成探测数据符合性分析与统计,通过数据存储与处理单元得到待测量子纠缠源的保真度信息,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方便地实现量子纠缠源保真度的测量,大大降低了现有纠缠源保真度测量系统的复杂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创为南京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创为南京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32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酸性红92的稳定水性分散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图像处理装置及方法